当地专家介绍,恐怖袭击与“仇恨犯罪”的定义十分相似,都是鉴于某种意识形态和政治动机袭击特定人群以造成恐慌。不同的是,“仇恨犯罪”通常被定义为传统犯罪行为并附加对某一人群的偏见,多为事先没有准备的自发行为,而恐怖袭击是事先有缜密安排的攻击行为。
此案中,犯罪嫌疑人鲁夫的室友向媒体证实,鲁夫长期深陷种族隔离思想,曾声称要发动“内战”。鲁夫在社交媒体上传过一张照片,照片中他身着带有明显种族主义标志的外套。舆论普遍认为,各种迹象表明此案有预谋,符合恐怖袭击特征。
在美国历史上,这些由白人至上主义者所犯的案件最终都未被定性为恐怖袭击。比如2012年威斯康星州锡克教寺庙惨案,当时一名白人至上主义者在威斯康星州一座锡克教寺庙大开杀戒,打死6人、重伤3人。
相反的是,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案和上月得克萨斯州枪击案,犯罪嫌疑人均是穆斯林,案件立即被定性为恐怖袭击。
一名人权组织成员说:“如果暴力活动是白人至上主义者或种族隔离支持者所为,有人就开始找各种理由为他们开脱,调查他们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是否社会压力导致暴力行为发生。”
研究美国白人至上思潮危害性的学者锡米指出,美国主流社会普遍认为,恐怖袭击都是“外人”发动的,暴力袭击则被认为是精神错乱的枪手发起的孤立事件,没人会认为这些暴力活动与新纳粹主义、白人至上主义等极端思想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