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影视双节”
感动瞬间
张艺 孙佳音
  自编自演

  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市场上,中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出品、编剧并主演的电影《青海湖畔》尚在融资;今年电影节,这部取材于真人真事的作品在今天举行了首映。秦怡以94岁高龄跨年龄演绎60岁人物的“情感戏”,更克服恶劣条件,亲赴青藏高原实地完成拍摄。在制作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秦怡与《青海湖畔》的剧组部分演员以“零报酬”完成精良制作,令人感慨老一辈电影艺术家的“电影情怀”。

  观众专业

  昨日上午,《末代皇帝》的放映完毕,观众席中响起热烈的掌声,大部分观众在字幕放完后都没有离场,意犹未尽地讨论着剧情;昨日晚间8点45分,在上海和平影都大厅中,电影《机械姬》放映已经结束,但观众依然坐在黑暗中,用等待字幕滚动结束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导演的敬意。这样的场景在电影节中屡见不鲜。上海观众的素质之高,让人不由想起欧洲三大电影节,甚至比那里的观众更温和,更具善意。

  还有,别忘了那些冒着大雨去看片的观众,湿漉漉的天气阻止不了他们对电影的热情;别忘了那些带着道具去看《星战》的观众。如此炎热的天气,还戴着厚重的头盔,隔着头盔都能感受到他们洋溢出的幸福感。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在社交网络上描述说:“在影城1厅巨幕看4K修复版《美国往事》,肚子饿得咕咕叫,却一直坚持,坚持,直到字幕走完,灯光亮起。到家已过午夜。感觉好神奇!现在还有什么能有这样的神圣感,让你可以心甘情愿为她忍饥挨饿、为她废寝忘食?唯有电影!”

  参与讨论

  更专业,是很多参会者对今年电视节的印象。以往多少有点乏味的白玉兰论坛,几乎每一场都是满满的观众和频频的掌声。犹记得,由上海电视节与腾讯视频联合举办的白玉兰论坛“视频网站破局:一剧两星下电视剧新策略”,没有互相吹捧,没有空话套话,直指行业积弊和困惑。嘉宾的坦诚,加上主持人的犀利,火花四溅。一个现场提问的发行人后来说:“一来一往中,争锋博弈叫人觉得来值了。特别想参与到讨论中去。”

  有所交流

  来自云南的记者晋娜,已经参加了5届上海电视节。今年电视节开幕第二天,迎来了一个采访小高潮,一天有6、7个发布会。

  让晋娜意外的是,不少同行和业内人士都赶到一个并不算隆重,但话题创新独特的发布会认真聆听,甚至还意犹未尽。“这样的场面,对于电视节而言真是久旱逢甘霖。”晋娜说,“有所期待,有所交流的发布会才是电视节真正所需要的,而不再仅仅是宏大展台的堆叠。” 本报记者 张艺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话题/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评论
   第A14版:专版/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聚焦
   第A16版:街拍/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纪实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扫一扫
让细节更完善 让精彩再延续
“影视双节” 感动瞬间
一张床 工作的“战场”
打造“春凡艺术电影中心”
新民晚报文体汇A11“影视双节”
感动瞬间
2015-06-21 2 2015年06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