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唐田中学
初三(4)班
一提起爷爷,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爷爷穿中山装的身影……
爷爷爱穿中山装,从我记事时起,便只看见爷爷穿着中山装,或蓝,或灰,或黑,。姐姐常揶揄爷爷说:“爷爷,您OUT喽!”爷爷便用一句蹩脚的英语回应:“NO!NO!NO!”此时我们兄妹几个就会笑成一团,爷爷的机智幽默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爷爷是个地道的“老顽童”,见到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要开几句玩笑,奶奶批评他“老不正经”。一听这话,爷爷就不高兴了,吹胡子瞪眼的。奶奶常笑着说:“好好好,我说错啦!”那神态语气,就像在哄小孩子。
爷爷身上,透着一股浓重的革命年代的味道,那么的古朴,那么的沧桑。听奶奶说,爷爷年轻时当过兵、扛过枪、打过仗,还立过一次三等功,于是,爷爷在我的心目中,形象立马高大起来。
革命年代出生的爷爷,自然是有“两把刷子”,身藏绝活。爷爷爱编竹篮,农闲时,他便上山砍下几根竹子,用篾刀削一削,然后剖成一片片篾片。待到下雨天,他口里衔着一支香烟,蹲在堂屋的地上,半天工夫,一只精美的竹篮,便从他的手中诞生了。最让我惊喜的是,爷爷会用他亲手编制的竹笼,到山野小塘里抓黄鳝。他先用小木棍穿上蚯蚓等诱饵,伸进竹笼,再把木塞封紧笼口。傍晚时分,爷爷挑着这些小竹笼,扔进有黄鳝出没的山塘里,只等第二天凌晨来收获。
每天天刚亮,爷爷牵着我,趟着露水,去收获“战利品”。这是一天中最开心的事了。然而,对爷爷来说,穿着中山装干活,毕竟不方便。可爷爷性格倔强,奶奶怎么劝也不肯脱。在泥水中回到家的爷爷,笔挺的中山装上总是溅上很多的泥巴。这样,虽然回家时从竹笼里倒出不少的黄鳝泥鳅,但也少不了从奶奶口中喷出一顿严厉的数落。
爷爷在他80岁那年病了,躺在床上,医生来家里给他打点滴。他躺在床上仍然穿着中山装,而且纽扣儿一直扣到喉结。奶奶心疼地对我们说:“你们的爷爷呀,别看他倔头倔脑的,他可有一颗爱国心呀,中山装是革命者的礼服,他才这么爱穿的。”原来是这样。
爷爷去世后,他仍然穿了一件簇新的中山装,躺在殡仪馆里,那是奶奶含着泪为他穿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