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萤火虫之殇
朱晓昆
  朱晓昆

  上个周末,不少孩子家长的休闲活动计划被萤火虫点亮了,但之后的心情也被由此引起的争论搅乱了。

  消息称,由武汉等多地运送过来的数万只萤火虫将在松江的主题公园里陪伴夏夜,届时将出现星星点点万虫齐亮的美景,游人还可以和萤火虫无间隔亲密接触。一时间,“约吗?”成为孩子家长间的热门话题。

  但批评的声音接踵而至。有说成虫只有十几天寿命,展出妨害了它们繁殖后代的时机;有说跨地引进不仅会引起和本地虫种的竞争,还可能造成病虫害的传播;还有消息爆出这个项目根本没有向当地旅游部门备案。

  借了生态的主题,为了商业的目的,最终却有可能更重地伤害了生态。萤火虫主题公园的争议,让我们看到了城市人对自然生态的向往,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人造生态的美景后面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而自然生态的形成又是多么不易。

  想带孩子重温“父辈时代的微光”,自然是萤火虫公园最大的卖点。在“父辈时代”里,即使在城市里,小孩子可以养蚕宝宝,因为弄堂边总可以找到棵桑树;夏天可以捉知了,最起码蝉鸣声总是在午睡时响起;春天可以捞小蝌蚪,尽管后来被告知捞起了要放回去让它们去找青蛙妈妈,但这个过程仍然很有趣。这些乐趣的实现,到现在都变得比较艰难了,桑叶要淘宝上买,知了似乎也很少了,孩子们习惯了游乐园,或者在公园付钱钓鱼、骑马。

  萤火虫公园们的应运而生,无疑是迎合了这种需求。但据报道,在此前青岛、长沙的萤火虫活动中,因为游客众多、闪光灯拍照以及水土不服等原因,萤火虫们集体“关灯”,并造成大批量死亡。

  保护和打造身边的优美环境和生态乐趣,才是我们目前可以尝试努力的。有能力的话,不妨见缝插针地形成哪怕是小片的树林、草地或清水,其实就能令人欣喜。而对市民来说,在节假日蜂拥到城市绿地等放松玩乐的时候,更多一些爱惜与呵护,也可能会得到更多的生态享受。这样,何必还要劳民伤财运来什么萤火虫公园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不屈的上海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大购网专版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广告
禁止有偿补课的关键何在?
萤火虫之殇
让高考舞弊者无处藏身
打车新世界
快递鳄鱼
自嘲中的矫情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萤火虫之殇 2015-07-08 2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