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百余救亡团体
运输、救护、支前、宣传……1937年抗战爆发,上海职工与市民同仇敌忾,掀起抗日救亡运动。各行各业相继组织战时服务团、战地服务队,数量多达100余个。
南洋、华成等烟厂女工戴上钢盔,背上急救包,奔赴前线救护伤病员;江南造船厂工人先后凿沉10多艘旧军舰和商船堵塞航道,突击生产水雷支援抗战;法电工人组织“星期服务团”,300余职工每周日赴前线帮助构筑防御工事、运送物资;银钱业、保险业、百货业职工不仅自己节衣缩食踊跃捐献,而且在商场柜台设牌劝募,筹得大量钱款及军鞋、手套、棉背心、急救包、罐头食品……
职工们还编印并散发抗日宣传品,在车船中、马路上、弄堂口发表演说,出版壁报,演出话剧,动员社会各界投入保卫上海的战斗。
护关护邮对抗敌伪
上海沦陷后,1938年5月,英、日政府在东京签订关于中国海关协定,规定由南京“维新政府”接管上海海关。
消息传开,群情激愤,职工们奋起抵制。伪监督走马上任首日清晨,海关稽查员、验货员、税警等外勤职工首先涌进海关大厦,成立“上海海关华员护关会”,向国民政府发出急电,向社会发表宣言,表明“决不与敌伪合作”的坚定态度。
同时,敌伪图谋接收邮局。邮政职工成立“护邮运动促进会”,发表《上海邮务员工反对接收易帜,响应海关宣言》和《上海邮工护邮六大纲领》,提出“拒绝接收、保障生计、统一领导、制裁邮奸”等主张。
这一场场斗争不仅打乱了日伪接收的时间表,而且鼓舞了“孤岛”市民的抗战信心。
汽车司机控诉暴行
1939年初,日本侵略军向上海租界逼近,日本特务残忍杀害抗日志士,为防真相暴露,竟将目睹暴行的汽车司机杀害灭口。
这些残暴行径激起上海多家汽车企业司机的愤慨,中共云飞、泰来出差汽车公司支部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冲破租界当局禁令揭露真相,反抗示威。
“遗恨必雪”“民族共愤”“勿忘复仇”……在遇难司机的吊唁和出丧仪式上,上海四大出差汽车企业的100多辆汽车和1000余名职工参加,其中还包括车行的外国老板。“大出丧”队伍从胶州路大众殡仪馆出发,经新闸路、静安寺、南京路等租界主要马路,市民夹道围观游行队伍,成为对日本帝国主义暴行的有力控诉。
破坏敌人生产计划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占租界,将上海工业纳入其侵略战争轨道,把一些民用工厂改为军需厂、军工厂、修械所、舰艇修造基地,制造和修理各种军械和军需品。这一时期,上海职工千方百计抵制、破坏敌人的军工生产,从而削弱和打击敌人,支援抗战。
一些纱厂被要求生产军用布匹,职工就用磨洋工、制造机器故障和质量事故等办法,降低车速和产量,破坏敌人的生产计划。例如,大康、同兴等纱厂工人们采取“你来我做,你走我停”的对策,工人们还把成团棉纱弄成回丝,把梭子筒管敲坏,与敌人打“消耗战”。
在造船厂,职工们通过让马达空转、让机床打滑来拖延生产进度,降低修造质量,例如江南造船所建造一艘日军急需的火车渡轮,工人在建造过程中做了手脚,结果渡轮一下水,龙筋弯曲,船体变形,铆钉渗水,日本人只得将它拖进船坞返工。
工人组建地下武装
1944年底,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上海工人地下军成立,里应外合配合新四军进占上海。
为筹建工人地下军,中共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先后组织90余名有威信的老职工赴新四军淮南根据地参观。他们回沪后,成为筹建工人地下军的骨干,在沪西、浦东、沪东、南市、吴淞等地区建起有200多人的地下军。
各地区工人地下军建立后,用各种办法收集武器,包括夺取敌人武器,总共取得长短枪支40多支,其中有机枪3挺,各种枪炮弹药和燃烧弹10余吨,还开展军事训练,收集情报和开展宣传活动。
本报记者 范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