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24小时服务
洋泾长者照护之家设在居民生活区内,将“嵌入式”的概念进行到底。在这幢6层建筑中,机构占了一个半楼层,不但服务入住老人,还辐射到周围的居民,为老人提供康复、助浴、心理咨询、助餐、医疗、喘息等服务。
目前,本市内设医疗机构大多是在床位数150张以上的养老机构内设置的。但在这家仅有30张床位的长者照护之家,却拥有了内设医疗机构。有关负责人介绍,内设机构里有专门的医生办公室、诊疗室和药房。这里的医生护士24小时为老人提供服务,老人大多有慢性病,有了内设医疗机构,一般的康复、诊疗、开药、挂水等都可以在机构内进行,无需在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奔波。
据悉,目前该机构收住的是经评估后护理等级为中度与重度之间的老人,希望通过强化医疗护理和康复,改善一部分老人健康状况,使得这部分老人可以进入日托所接受照料;身体状况日趋严重而无法改善的老人,则建议他们转入养老院或者护理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床位“流动”起来,服务社区更多有需求的老人。
准备再筹建二到三家
居民黄月娣的母亲已经80多岁,近年来患上了老年失忆症。为此,兄妹们总是为母亲的生活和安全操心不已,但依然经常会发生防不胜防的意外情况。长者照护之家建成后,她听说这里设施和护理比较到位,于是帮母亲报名,把母亲送到这里,由护理员专业护理。黄月娣自己也加入了这里的志愿者,帮长者照护之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助餐和“喘息”服务也是特色服务内容。这里有独立厨房,有专门的营养师,可以通过预订的形式,为社区老人提供餐食。在二楼,有两间两人房,但并不配有独立卫浴设施,公用卫生间在门外的走廊上。原来,这两间是“喘息”服务专用房间,所谓“喘息”是指让家属得到喘息机会,如果有外出计划,可以将家中老人寄养在长者照护之家,时间不超过30天。
洋泾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长者照护之家”试点推进过程中,街道注重积累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准备在洋泾地区再筹建2到3个“长者照护之家”,服务辐射更多的老年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