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是伊核谈判的坚定支持者和建设性参与方。自2003年伊核问题发端以来,中国就开始外交斡旋。2006年六国磋商机制确立后,中国积极参与每一轮谈判。在谈判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和平解决方向,反对诉诸武力,始终兼顾各方立场和合理关切。
伊核问题牵涉面广,其背后是美国与伊朗的角力。中国与美伊均保持密切关系,作为第三方斡旋者劝和促谈,化解分歧,一直努力推动美伊两国直接对话。鉴于有关方分歧较大,历史积怨和疑虑较深,中方建议在具体谈判方式上采取分步对等原则,在合理的时间框架内首先达成一揽子协议,然后分步实施,同时坚持灵活务实、相向而行的态度,聚焦未决的难点问题,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为促成伊核谈判全面协议的达成,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2月曾在电话交谈中商讨伊核问题。随后,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在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会晤时也就此问题交换过看法。中国外长王毅在今年2月访问了伊朗。
王毅外长马不停蹄与各方进行密集的多边、双边会晤,并针对焦点与难点问题提出一系列“中国方案”和“中国思路”,最终促成双方在4月2日达成框架协议。
伊核谈判6月底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由于在核心问题上的分歧严重,谈判多次“加时”。王毅最近两周三度奔赴维也纳,为伊核全面协议的达成作最后努力。王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