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修炼英语的过程中,我发现这门外语有着诸多有趣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可以直接用汉语拼音来拼写外国地名。
譬如,正在举行第42届世博会的意大利城市米兰,其汉语拼音是Milan,而米兰的英语拼写形式恰巧也是Milan。因此,在拼写米兰的英语名称时,我们用汉语拼音拼写和用英语字母拼写会殊途同归,得到一模一样的结果。换言之,Milan既是米兰的拼音拼写形式,又是米兰的英语拼写形式。这倒不啻是一条学习英语的捷径。至于读音,米兰的英语发音与米兰的汉语发音不可能完全一致,只能说比较接近。这一点与北京等绝大多数的中国地名的拼音改用洋腔洋调来念就变成了英语是截然不同的。
中国的丹东和启东这两个城市的英语名称就是它们的拼音,即Dandong和Qidong。巧的是,韩国城市安东的英语名称竟然也与它的汉语拼音拼写形式Andong丝毫不差。当然,在多数情况下,外国地名的汉语拼音形式和英语拼写形式都是不一致的,有时相去甚远。例如,英国首都伦敦的拼音是Lundun,但其英语拼写形式则是London。不过,世界上至少有6个国家的首都之汉语拼音和英语名称如出一辙。它们是阿塞拜疆首都巴库(Baku)、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Managua)、秘鲁首都利马(Lima)、菲律宾首都马尼拉(Manila)、图瓦卢首都富纳富提(Funafuti)和赞比亚首都卢萨卡(Lusaka)。如果有人要考考你让你写出这6个首都的英语名称,我建议你用汉语拼音大胆拼写,不必查英语词典小心求证。你只需照搬拼音,定能应付裕如,六战六捷。除了外国城市名称之外,你还可以不假思索地直接用汉语拼音Mali、Sudan、Yemen分别写出马里、苏丹、也门这3个国家的英语名称,因为这些国家的英语称呼和拼音形式毫无二致。
虽然我们可以径直用拼音拼写上述相关国家和城市的英语名称,但它们对应的国际音标向我们昭示,拼写形式可以依样画葫芦,读音则不同。
应当注意的是,有一小部分中国地名是不能用拼音拼写的(例如,哈尔滨须写成Harbin,而不是Haerbin;台北、香港、乌鲁木齐须分别写成Taipei、Hongkong、Urumqi,而不是拼音,同时绝大多数外国地名也不能用拼音拼写。若不留意这一点,就会令人感到困惑,不知所云。
记得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偶尔翻阅了一本由我国某航空公司编辑出版的供航班乘客阅读的中英双语杂志,一名作者在其中的一篇中文文章里讲述了自己随团访问朝鲜板门店的见闻。令人惊讶的是,与之相配的英语译文直接用汉语拼音把那篇中文文章里出现的所有“板门店”都拼写成了Banmendian。这无疑是想当然了。须知,除了上述十来个外国地名可走捷径用拼音拼写外,再用拼音去拼写其他外国地名就有风险了。其实,板门店的英语应该是Panmunjom,它位于朝鲜半岛中西部,因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此签字而扬名于世。该杂志配发英语文章的初衷显然是便于老外阅读,却用Banmendian作为板门店的英语称呼,怎能不让其如堕五里雾中?倘若上述文章写的是咱们中国河南的驻马店,那么此“店”的英语名称就可以沿用现成的汉语拼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