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时许,刘先生特地从工作单位请假,赶来向记者“诉苦”:“你看,这就是一个害苦人的‘游泳池’。”刘先生所在的小区是一个新式里弄,楼高不过三层,站在他家二楼的窗台可以清楚看到,仅一墙之隔的废弃工地中间有一个长宽约20余米的大坑,受上周末台风影响,积水颇深,水面上还有浮游生物游动,四周长满了一米多高的杂草和芦苇,有些甚至高出了围墙。“这个大坑是当初建地下室时挖的,后来停工后没有排水系统,一下雨就马上积水,天一热蚊虫特别多,我们都不敢开窗、开门。”刘先生说。而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也不时看到房中蚊虫乱飞。
此外,工地内还堆积着当年施工时遗留的建筑材料和各种垃圾。刘先生反映,工地附近有一家饭店,曾经贪图方便直接将垃圾倾倒入内,一到高温天就散发出难闻的异味。居民们告诉记者,该工地8年前停建,一直荒废至今。如今工地入口被徐房集团封住,遗留问题却始终影响居民生活。包括刘先生在内的多位居民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他们仅派人来抽水,一到下雨天再次积水,始终治标不治本。“我们希望能够一次性处理掉这个问题,清除工地里的垃圾和杂草,再把坑填平。”
记者随后致电徐房集团下属的上海永平置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工地之所以会停建至今,是因为房地产开发商和动迁居民之间的纠纷始终没有解决,他们无法擅自处理工地事宜,只能在每次下雨之后及时抽水,并承诺会把垃圾和杂草清除干净。
尽管永平置业承诺定期清理,但周边居民依旧感到委屈和不甘:开发商和动迁居民之间存在纠纷,却让他们8年来饱受困扰,何其无辜?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出一个彻底的解决方案。
本报记者 张钰芸
志愿者 陈晓 冯子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