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建材厂已拆除
记者来到新浜镇南杨村,这里曾有5家工厂,主要生产建材,鼎盛时期员工数量达400多人。当初引进这些工厂,是为改善村里经济,但时过境迁,如今的这些工厂逐渐成了“污染源”,排放污水、废气,必须取缔。
记者看到,一台挖掘机正在拆除最后的一片厂房,最先被拆除的厂房已恢复为农田,种上了水稻。一边是绿油油的稻田,一边是尘土飞扬的拆除现场,对比强烈。“这里去年年底动工拆除,被拆除的厂房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左右。”施工人员打了个比方,就是要把工厂的“水泥地”变成“泥土地”,恢复原有的自然生态。
待拆箱包厂已停工
记者又来到了新浜镇胡曹公路上的上海欢超箱包有限公司,工厂大门紧闭,厂区静悄悄。工人称,他们生产已暂停,正准备拆除。新浜镇工作人员透露,该工厂在此经营多年,按照此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求,在拆除范围中。那么,现在为何迟迟未动工?新浜镇表示,他们正抓紧“做工作”,要求今年底前必须拆除。对此,附近居民表示,这家生产箱包的工厂不仅污水乱排,还排放废气,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受影响。此次拆除是好事,但希望新浜镇快些动工,不要拖延。
按规划,这家箱包厂要拆除的面积是4000多平方米,彻底拆除后,地块将恢复为农田。
严格按照程序清拆
在新浜镇政府,记者见到了副镇长张军辉。他表示,新浜镇是农业大镇,散落在集建区外的村级企业有170多家,这些企业污水不纳管、生产能耗高、环保生态差、规范用工少,且安全隐患多。通过此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将会明显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对多次协商达不成搬迁协议、并且事实存在违法建筑、违法土地等行为的企业,新浜镇组织安监、拆违办、规土所、大联动等执法部门,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实施清拆。
“到今年年底,我们会完成941亩土地的拆除目标。”新浜镇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因为企业清拆导致员工失业的,镇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吸纳建设用地减量化企业再就业奖励办法》,做好社会维稳。
居民热盼“快马加鞭”
一些群众表示,面对数量如此多的待拆除企业,新浜镇还需“快马加鞭”,对违法企业尽快实施拆除。并且,拆除中也要注意文明施工,不要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特别是有居民担心:这些工厂拆除后的土壤是否受到污染?能否再种庄稼?这些问题,都值得新浜镇政府认真思考、回应。
新浜镇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生态、迷你、宜居”的小镇,那么,如何在这一轮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做得更好,将是群众最期盼的。
本报记者 屠仕超 志愿者 史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