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0:先辈的战场特刊
     
本版列表新闻
~~~——追忆父亲粟裕的抗战生涯
~~~——追忆父亲粟裕的抗战生涯
     
2015年08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最危险的地方
建立最稳固的根据地
——追忆父亲粟裕的抗战生涯
粟寒生
■ 陈毅同志率主力军渡江北上发展苏北抗日根据地并与粟裕同志合影
  □ 粟寒生

  “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1938年4月,父亲率领新四军抗日先遣队深入沦陷区进行敌后作战,揭开了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序幕。为了振奋江南民众的抗日情绪,父亲到达当地不久,就决定主动出击,打个胜仗。他选择韦岗设伏,痛击日军,一战而捷,取得新四军敌后抗日江南初战的胜利。时任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的陈毅老总闻讯大喜,口占七绝一首,表达兴奋之情。

  “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都说父亲会打仗,但很多人对父亲戎马生涯的了解,大多集中在解放战争中,对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了解并不多。

  挺进敌占区 建立根据地

  1934年7月,中央命令红七军组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父亲任参谋长,奉命向闽、浙、皖、赣等省挺进,宣传党的主张,坚持游击战争。

  1935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以先遣队突围部队为基础,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父亲任师长,开展游击战争,创建苏维埃根据地。1937年10月,挺进师改编为抗日游击队,父亲任司令员,于1938年4月到达皖南岩寺,加入新四军序列,父亲任二支队副司令员。

  1938年春,中央要求新四军派先遣部队到江南侦察敌情,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为主力部队向敌后发展创造条件。4月下旬,新四军抽调官兵组成抗日先遣支队,父亲任司令员,深入日军控制的腹心地区进行战略侦察活动。

  韦岗伏击战 奇袭官陡门

  父亲初到江南时,这里已沦陷多时。为了振奋江南民众的抗日情绪,父亲决定主动出击,打个胜仗。6月15日,父亲带队进至南京、镇江间的下蜀铁路段,执行破坏京沪铁路的任务,破路后,即率部直奔韦岗设伏。6月17日,雨雾蒙蒙,公路弯曲,5辆日军汽车一辆接一辆地钻入了伏击圈。父亲一声令下,新四军机、步枪齐发,手榴弹猛掷,激战半小时,毙日军十余名,伤数十名,击毁汽车4辆、缴获长短枪10余支。

  父亲在浙南三年游击战争中练就的游击战术,在苏南敌后发挥得淋漓尽致。官陡门位于安徽芜湖附近,驻有伪军200余人,河沟纵横,易守难攻,周围都是敌军据点,距离最近的仅8里路。父亲却说:“敌人认为最安全的地方,也正是我们出奇制胜的地方。”1939年1月18日,他率二支队三团出发,且行且止,迷惑敌人,于20日晨进至官陡门以西35公里处隐蔽。傍晚三团再次出发,21日4时抵官陡门,分两路发起攻击。此时敌军尚在睡梦中,三团仅用8分钟就攻占了伪军司令部。20分钟后,部队已带着57名俘虏和缴获的武器弹药踏上归途。

  挺进江南敌后不到一年时间,父亲带领的部队在军事上打击了日军,政治上扩大了影响,部队也得到了发展,从1700余人迅速扩大到6000余人,作战范围南至高淳、郎溪,西南抵芜湖,东北到镇江、金坛。

  苏中反扫荡 战略大反攻

  1939年11月7日,由新四军一、二支队组成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溧阳县水西村正式成立,陈毅任指挥、父亲任副指挥。两人一个长于谋略,一个精于战术,合作堪称珠联璧合。就在江南指挥部正式成立的当夜,宝堰日军一个加强中队突然出动攻击延陵,却扑了个空。次日下午,在陈毅和父亲指挥下,王必成团在贺甲村将回撤的日军拦截包围,毙敌168人,开创了江南敌后歼敌的新纪录。

  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重建新四军,父亲为一师师长,成为苏中战略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44年2月,父亲提出了“在战略相持阶段,争取有利时机,推进局部的战略反攻。”在这个具有重要军事理论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新四军取得了车桥战役和南坎战役的重大胜利,标志着抗日斗争形势的大转折。

  1944年3月5日凌晨1时50分,车桥战役正式发起,在父亲的指挥下,新四军首先进攻车桥日军据点,利用夜暗,从日军外围据点之间直插车桥,快速攻占日军围墙上的碉堡并迅速攻入镇内,突然袭击使日军完全陷于被动。

  经过激烈战斗,于当日中午全部歼灭了镇内的一个伪军大队。接着,新四军对日军驻守的土圩及碉堡展开攻击经一天一夜战斗,日军一个小队大部被歼,残敌固守挣扎,新四军开始对日军展开政治攻势。3月5日下午,淮阴、淮安、涟水等地日军,合伪军共700余人,乘汽车向车桥增援。在韩庄、芦家滩一带遭到新四军阻击部队的阻击,双方展开白刃战,敌军伤亡惨重,向韩庄东北突围,被切成三段,大部被歼灭。

  3月7日,车桥敌军被歼灭,少数逃走,车桥战役取得大捷,歼灭日军大佐以下465人,生俘24人,伪军483人,生俘168人,打通了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的战略联系,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抗日根据地,实现了苏中抗战形势的根本好转。

  车桥战役捷报传到延安窑洞,毛主席评价父亲说:“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抗日终结战 七日下高邮

  父亲在抗战中参加的最后一战是高邮战役。这也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更是我党我军抗战史上浓墨重彩的经典战役。

  1945年12月19日,为围歼拒降的日伪军,时任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的父亲决心发起高邮战役,以第8纵队攻击高邮城,以第7纵队攻击高邮以南的邵伯,以地方武装配合作战。战前,父亲亲临第8纵队,率营以上干部勘察地形,研究敌情,部署战斗,确定从高邮北门实施主要突击。19日晚到26日,高邮战役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以伤400余人,亡200余人的代价攻克坚城,歼敌5000余,其中日军1100余,缴获各种火炮61门,枪支4308支。日军驻高邮最高司令官岩奇大佐被迫缴械投降。

  此战歼灭和俘虏日军之多,缴获枪炮弹药军械物资之多,在华中抗日战场上也是为数不多的。

  士兵到大将 何止百战身

  父亲在日伪统治的核心地区周旋了七八年。反攻之前他基本没有跟日寇打过大规模的阵地战,别小看了游击战,打到1943年10月10日,父亲所部毙伤的日寇就有13541人。

  在苏中,父亲面对的主要对手是日本华中派遣军第十二混成旅团和六十师团。第十二混成旅团本来是一支野战部队,但在父亲领导下的游击战术面前完全丧失了野战部队的优势,大炮等重装备被废了武功,在几年的时间里先后被父亲的部队歼灭五千多人,最后这个旅团被撤销了建制,旅团长南浦襄吉被免职调回日本。

  把几百万江浙民众发动起来共同打击外敌是父亲的最大功绩。在抗战中,父亲长年累月地在日伪的包围缝隙里游走奔波,硬生生在日伪眼皮底下、别人认为最不可能的地方建立了一块稳固的根据地。

  在母亲的印象里,“除了排长,军中从班长到总参谋长几乎所有军职父亲都担任过,他是一个完全依靠战绩战功,从基层点滴成长起来的开国将领。”生前曾不止一次有人称赞父亲“百战百胜”,父亲总是半开玩笑地回答:“我哪里是百战,好几百战了。”

  戎马一生,父亲先后6次负伤。头部两次负伤。1984年2月5日父亲逝世后,我们在他火化的头颅骨灰中,竟发现了三块藏在脑袋里长达54年之久的弹片!

  (潘高峰 整理)

  作者介绍

  粟寒生

  粟裕大将之子,1947年出生。1968年初参加解放军,从事海上舰艇作业,曾在海军服役多年,后转业至交通部、中国远洋公司,曾任远洋公司副经理、南方远洋总公司党委书记等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新视界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02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03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04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05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06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07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08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09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0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1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2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3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4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5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6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7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8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19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0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1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2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3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4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5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6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7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8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29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30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31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B32版:先辈的战场特刊
   第C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C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C0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C04版:家装专版
   第C05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C06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C07版:陆家嘴金融城/金市汇市
   第C08版:互联网金融/陆家嘴金融城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10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12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1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1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16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1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台历
   第C1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9版:国家艺林杂志/新民展厅
   第C20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21版:夜光杯
   第C22版:夜光杯
   第C23版:阅读/连载
   第C24版:广告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在最危险的地方 建立最稳固的根据地
新民晚报先辈的战场特刊B30在最危险的地方
建立最稳固的根据地
2015-08-15 2 2015年08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