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买25美元一张参观券的游客,于美国时间28日下午3点至6点路过会议厅的时候,“白赚”了一台交响音乐会。他们原本只是路过,如今驻足,坐到观众席里,不久1900多个位置就坐满了三分之二。当《辛德勒的名单》电影主题曲中,小提琴部分的旋律响起时,熟知曲目的西方听众中,有不少人流下热泪,并试图用一手捂住脸颊,忍住抽泣……当这首曲目终了时,才有导游或者领队,敢于放大声音,劝游客们赶快走向下一个景点。其中有一位银色卷发的老太太忍不住一步三回头,并不断打探:“在台上演奏的是哪支乐队啊?”当得知是上交时,她惊叹道:“那是一支很大、很好的乐队!”
电视转播的艰辛 在成本有限,且又没有电视台摄像组到场的情况下,如何完成当天让上海观众看到整台音乐会?曾经在电视台担任多年管理工作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总监刘文国透露,整个过程惊心动魄。
首先,他们找到联合国指定的现场拍摄团队,研究了现场录制音乐会的可行性,发现必须增加6个摄像机位。因为原先的摄像条件仅符合静态的会议录制,不符合电视文艺晚会的录制要求。这6台摄像机拍摄的素材,当即在联合国总部里的演播室,转换成卫星信号传输到上海,由SMG技术中心接收。
为了通过技术、内容等各种审查,必须在今晚播出前4小时就入库。这就意味着北京时间下午4点前就必须完成一台音乐会的剪辑、配字幕、特技等后期工作;同时,素材还会被剪辑成新闻,也在今晚播出。掐指一算,留给后期制作的时间,不过五六个小时……本报特派首席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