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养生/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舒服与否关乎体感温度
霍雨佳
  ◆ 霍雨佳

  所谓冷、热,实际上是人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的一种体感,气象环境学家把这种人的身体感觉到的冷、热称之为“体感温度”,它与实际气温有直接的关系,但绝不是一回事。

  美国科学家亚格劳和米勒用干、湿球温度和风的综合效应来表示体感温度,而其中的干、湿球温度表正是用来测定空气湿度的。

  人体对气温的体感和空气的湿度紧密相关。空气中能够容纳多少水分,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空气中能够容纳的水分越多。空气中能够容纳水分达到极限量时的温度,称作“露点”(此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记作“相对湿度”100%)。相对湿度越高,人体汗液蒸发越慢,吸收的热量很少,人的感觉就倾向于热和温暖。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湿度偏低,也就总给人一种特别寒冷的感觉。

  所以,当冬季空气湿度偏小(低于50%)时,就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实际上也就提高了人们的“感觉温度”和舒适度。比如,冬天室内开热空调,可在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毛巾等,或放置一盆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当然,也可以通过加湿器,直接向空气中喷入水雾,短时间内便可提高湿度。为了保健起见,加湿器的用水最好使用冷开水。

  风在体感温度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增强人体的对流换热,二是加快空气蒸发,从而影响人体排汗的散热效率。这两点影响又由于气温高于或低于皮肤温度,而有所不同。当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对流换热而施热于人体,另一方面却增强了蒸发,提高了人体散热效率,所以在夏季,当有热风吹来时,人体感到干热的同时,也有一种清爽的体感。反之,当冬季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风的作用使对流换热加快,散热效率也提高,所以同是零度气温,有风时人会感到很冷(体感温度较低),无风时则不是太冷(体感温度较高)。所以,在漫长的冬季,空气温度即使在5℃以上,但有3级以上的偏北风,感觉温度就大打折扣了,外出时就必须注意保暖,以防直接引起包括感冒在内的上呼吸道疾病。

  除了风和湿度的影响外,日射(日照)及气压对人的体感温度也有影响,一般来说,夏季日照强、气压低时,体感温度会偏高,会感觉不太舒服。同时,一些非气象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体感温度,比如当空气没什么污染时,空气清新,夏季体感温度就会偏低一些,人体就会感觉更舒适。夏季穿衣的颜色和质料也能直接影响体感温度。从客观上说,衣服颜色影响对温度的吸收和反射,比如白色或浅色;衣服质料影响衣服里的空气流通(即“衣服小气候”)。

  人的体感温度的最终反应是舒服与否以及其他一些生理症状。我国许多省市的专业气象台,为了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需要,都相继推出体感温度的等级预报。预报共分九级,其中,0级的体感是最舒适的“不冷不热”,这一般出现在春秋两季的某些时段;冬季最需要关注的是-3级和-4级;而在夏季最需要关注的是3级和4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7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战后70年反思录12 德日篇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专版
舒服与否关乎体感温度
宽容女烟民 非爱而是害
睡前最不该吃的食物
广告
新民晚报养生/康健园B02舒服与否关乎体感温度 2015-08-31 2 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