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中国科幻如何“做好自己”
戴凌青
  近日,刘慈欣凭借其《三体》系列第一部英文版,获得第七十三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中国乃至亚洲首次获得这一世界科幻文学的最高殊荣。

  法国一位科幻作家曾这样认为:“从一开始,科幻小说就和科学的国度联系在一起,同时一个科学的国家也是一个富有的国度,因此科幻小说与发展中国家仍保有距离。”刘慈欣获得科幻文学界的最高荣誉,可以说是打破了这一带有“歧视性”的论断。

  其实,中国古代也有“科幻”。比如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杞人忧天”,当时有宣夜、盖天、浑天三种不同的宇宙理论,宣夜说认为:“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担心日月星辰浮在气里是否会掉下来。武侠和中式奇幻,本质上也是中国传统知识体系下的“科幻”,2001年《卧虎藏龙》获得雨果奖最佳电影剧本算是一个佐证。

  在西方,科幻是大众的通俗文学,科学内置于科幻之中,科幻则是科学炫技的舞台;在中国,不少“科幻迷”把科幻简单等同于“魔幻”,而忽视了这背后的科学知识基础。发展科幻文学,最重要的还是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与科幻文学不仅不相冲突,而且是科幻文学发挥想象力的资源宝库。《三体》里面提出的“宇宙社会学”,不就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印记吗?这是中国科幻文学的独特优势所在。(戴凌青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7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战后70年反思录12 德日篇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专版
怎样击破“并区”谣言
如何看待房价上涨
手表和手机
中国科幻如何“做好自己”
小违法,大麻烦
重大事故问责的学问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中国科幻如何“做好自己” 2015-08-31 2 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