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不会好好说、把孩子的错误和犯浑一股脑地责向教师……在采访中,有教师表示,现在他们有“四怕”。
一怕自己太严格,给学生留下“凶相”
有教师说,现在有些学校流行期末由学生给老师打分,而且这样的评分还是与年终考核、绩效奖金挂钩的,更不要说如果有匿名信写到校长室,更会吃不了兜着走。
二怕学生受伤害,这几乎是“一票否决”
无论学生受伤是出于什么原因,只要是在校园里,哪怕是先天有病症而暴发,不少家长也会要求学校承担全责,而且,当班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跟着倒霉”那更是平常事。
三怕学生成绩考砸,这等于断送“前程”
虽然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反对按成绩排名,但事实上每次考试,给全班、全年级学生排名次,而且班与班之间要比较总分和单科分数都是家常便饭的事。这给教师极大的心理压力,班主任更会因为班级考得差而抬不起头。
四怕家长误解和告状,因为这明显是在给学校添麻烦
只要有举报信、举报电话,不管家长动机如何、陈述的是不是事实,老师都会背上一个“搞不定”的包袱,长此以往,“搞不定”的教师也会在学校里很难“搞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四怕”之难如何解?教师节前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出版了手稿本《岁月如歌》,总结其数十年的教师生涯。于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教师无权无势,教师的力量就是人格的力量”。她说,对于教师职业生涯遭遇的各种矛盾与困苦,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高尚的人,“只有教师自身堂堂正正,才能把孩子培养成堂堂正正大写的人。”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