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逃票者看到镜头
一秒化身博尔特
卞英豪 陈炅玮 胥玥
■ 市民认为曝光逃票者真容对个人影响不好
扫一扫观看街访精彩视频。
  近日,上海地铁方面表示将在微博等公共平台上,适度公开地铁逃票者的真容。有网友认为此举有助于震慑逃票者,也有网友质疑此举是否有侵犯肖像权的嫌疑。那么,市民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他们对整治地铁逃票有何妙招?

  逃票者不在少数

  27日下午1时许,记者来到地铁2号线南京西路的出站闸机口。短短的5分钟内,亲眼看到3名逃票者。

  第一名逃票者,混迹在人群中,突然猫下腰从闸机内钻了出来,若无其事走出了站,然而看到记者镜头,他才意识到情况不对,立马撒腿就跑。

  第二、三名逃票者,他们未跟随人群出站,而是四处张望,一会佯装等人,一会低头玩手机,甚至看到记者的镜头,还故意下楼“避一避”。待人群散去,他们东躲西闪,快速钻过闸机,朝着反方向离去。

  随后,记者又目击了不少逃票者,这些逃票者大多“无视”记者的镜头,十分“自然”地逃票。

  支持曝光逃票者

  逃票现象如此猖獗,地铁方面给出的方法是曝光逃票者,我们的市民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我绝对支持。”一位白领表示,“地铁是公共设施,逃票本身就是损害公共利益,曝光是理所应当的。”而谈到此举是否有侵犯隐私之嫌时,他也表示,“隐私首先得是‘私’,地铁是公共场合,不存在隐私。”

  而另一位女士则持不同意见,“现在网络暴力盛行,这样曝光别人,我担心会有人因此进行人肉搜索。”但她也同时表示,“但曝光这种行为本身是正确的,可以给人打个马赛克。”

  处罚教育都重要

  除了曝光逃票者,市民还有何高招来治理猖獗的逃票现象吗?

  一位归国华侨表示,“国外地铁逃票现象也蛮常见的。”他认为整治地铁逃票最关键的还是加大力度,“比如在法国,会有专门的便衣守候,只要你一逃票就会有人架着你,让你交罚款。直接以一罚十。”

  不过也有市民也指出,“逃票这问题很难短时根治。”他表示逃票者之所以违法源于个人素质不高,“有的人并不觉得这个是错的,还有人抱有侥幸心理。媒体加强宣传,学校加强教育,社会加强引导,人的素质提高了,这也就不是问题了。”

  新民网记者 卞英豪 陈炅玮 实习生 胥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习近平出席联合国系列峰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国庆展览
   第A22版:国庆舞台/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互动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6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专版
   第B17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B1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1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20版:互动/新民健康
“陷阱”不得不防 合同意识待加强
逃票者看到镜头 一秒化身博尔特
上周全民阅读获奖名单
新民调
广告
新民晚报互动A26逃票者看到镜头
一秒化身博尔特
2015-09-29 2 2015年09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