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永远在成长
左妍
  左妍

  今年是美剧《成长的烦恼》开播30周年,昨晚新民晚报公众号的一条推送,把我拉回了“追剧”的童年时代。上世纪90年代,该剧进入中国,这是我看的第一部美剧,也是对我影响最深的美剧之一。剧中二层楼的大房子、巨大的电冰箱、桶装冰激凌、吵吵闹闹而又感情深厚的兄弟姐妹,都成了我成长岁月里的梦想。

  后来,电视剧有了电影版。那一年,我18岁,告别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断断续续又看了一遍这部剧。故事的最后,在空荡荡的客厅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匹萨,谈笑中彼此回忆着往事的片段,然后,收拾好一切,依依不舍地走出这间伴随他们多年的大房子,回归到现实生活……我突然有一种苦涩的感觉,要是这部电视剧一直拍下去永不结束该有多好。

  《成长的烦恼》给我印象最深的三个词是:爱、手足和家庭。很可惜我们80后是寂寞的一代人,缺少了一同成长的家庭伙伴,缺少了手足的扶持与安慰,而父母所给予的教诲、寄予的希望又往往大于爱本身。当西弗一家笑着闹着进入我们的生活,用一种轻松而又不回避严肃问题的态度演绎了生活中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快乐,还有很多感悟。每个孩子和家庭,都有解决不完的问题,所以不管何时看,都可以从剧中得到一些启示。西弗一家人纯真善良,西弗夫妇的教育方式、一家人解决问题的办法,都是这部剧最珍贵的东西。如果一定要赋予这部剧一定的意义,那就是平等快乐地接受教育。

  20多年过去了,我从小女孩变成了母亲,拥有手足共同成长的愿望,终于在我的孩子身上实现了。未来,他们也会遇到大大小小的烦恼,从孩童阶段吵吵闹闹地长大成人,但不管怎样,他们都将是彼此人生之路上最长久的陪伴者。

  我的脑海中想起那欢快的音乐,和一张张难忘的面孔。重温西弗一家的生活,我有点悟出麦克成长中给父母制造的那些“烦恼”了。感谢《成长的烦恼》,再次陪我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习近平出席联合国系列峰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国庆展览
   第A22版:国庆舞台/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互动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6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专版
   第B17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B1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1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20版:互动/新民健康
代驾乱象不会因互联网自动化解
火星的八卦
永远在成长
要让违法广告“罪有应得”
巧立名目
让俞丽拿们不再为上下楼苦恼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永远在成长 2015-09-29 2 2015年09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