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保守派“期待”
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外交小组等14日通过决议,就《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世界记忆遗产项目一事,要求政府敦促教科文组织撤回决定,并改革审查制度。决议案批评教科文组织被政治利用,要求其立即取消这一决定,并敦促日本政府采取包括拒绝或暂时停止缴纳会费等措施,调整和教科文组织的关系。决议称,如果该组织应对不妥,应停止对其经费支持。自民党将于近期向安倍提交决议。
官房长官菅义伟13日在记者会上提及停止或削减对教科文组织经费支持的问题时多次指责该组织,表示“作为应该保持中立公正的国际机构,它的做法有问题”。
分析人士认为,为了回应支持安倍政府的保守派的“期待”,日本政府与执政联盟认为有必要“高调应对此事”。日本政府内部有人士担忧此举引发“国际误解”,让国际社会认为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此外,日本担忧接下来有关慰安妇的史料也将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此举是“自掘坟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算各国分担比例几乎等同联合国预算的分担比例。2014年度,日本仅次于美国22%,为10.8%,金额约37.18亿日元(约合1.97亿元人民币)。因美国反对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自2011年秋天起停缴分担费,日本实际上出资最多,不仅缴纳分担费,还支付追加的经费。有日本政府高官称,“还没有下达改动经费支持的指示,仍处在表达政府态度的阶段”,暗示将以此作为“筹码”,牵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松浦晃一郎14日接受采访时,对日本政府考虑停止或削减对教科文组织经费支持的姿态表示担忧。“这只会进一步降低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存在感,是在自掘坟墓。停止出资意味着退出包括世界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在内的所有教科文组织活动。”
为“入常”刷存在感
事实上,日本对参与联合国有关机构活动一直“热情不减”。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对于抱着“入常”夙愿的日本而言,在安理会这一最高决策机构展示存在感是一个重要的外交目标。
15日,联合国将对安理会中5个非常任理事国实施改选。新任期从明年1月起,为期2年。安理会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构成。非常任理事国按地区分配名额,此前日本和柬埔寨都表示竞争该名额,但随着柬埔寨的退出,日本成为唯一候选国。因此,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当选基本已成定局。
虽然改选结果尚未公布,日媒已开始展望日本作为非常任理事国的“工作”。共同社分析,日本有意插手朝鲜人权问题等,而对于明年任期届满的秘书长潘基文的继任者人选提名,日本也有意发表意见。
本报记者 吴宇桢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