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档案之一
致电和面促张学良抗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王伯群立即召集临时校务会议。会议决定致电张学良副司令,下令东北军以后不得再行退让防地。9月24日,大夏大学致电张:“暴日侵略辽吉,东北军不战而退,失地千里,丧权辱国,旷古未闻。大夏大学全体教授鉴于国家养兵数百万,有守土之天职,乃遇外寇袭击,竟毫无抵抗,拱手让人,又将何以为国。前曾致电张副司令。请即收复失地。”
10月8日,张学良电复大夏全体教授:“上海大夏大学全体教授公鉴:代电诵悉。外侮肆暴,愤慨同深。爱国热忱,至为佩仰。职在守土,敢惜捐糜!拜领昌言,倍当共勉。特复。张学良庚秘印。”
1932年3月6日,王伯群又代表国民党中央到北平会晤张学良,传达中央对东北伪满的意见,决定先通告国联,揭穿日本侵吞东北阴谋,请各友邦主持正义,然后决定正式明令讨伐等。
解密档案之二
赴京请愿得于右任接见
1931年9月24日,大夏大学抗日救国会成立。9月30日,400余学生抵达南京下关,步行入城,即赴国民党中央党部递请愿书五项:“一、请准备对日宣战,二、请责成东北当局收回领土,三、全国一致团结起来共御外侮,四、全国学校实施军事训练,五、外交公开。”
于右任先生代表国民党中央接见了大夏大学请愿学生。于右任说:“同学此次由沪来京请愿,爱国热忱甚佩……现在中国虽受日本帝国主义之侵略,有各位热心爱国,国家很有希望……现在之战争,不在陆海空军,而在青年之精神,青年爱国,国家即可得到最后胜利,希望青年们好好培养自己能力,运用自己的力量……”
及至1932年,一二八战事爆发后,大夏大学附近为戒严区域。王伯群校长随即下令:“嘱令男女各生迁避胶州路旧校舍,至于图书、仪器、标本及重要文件、校具,则由各处陆续运出。”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