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App叫医生真的可行吗?
卞英豪 蔡黄浩 胥玥
■ 接受采访的市民表示,互联网医疗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扫一扫观看街访精彩视频。
  近日,阿里健康与滴滴出行合作推出“滴滴医生”。用户只要打开滴滴出行,就能“一键呼叫医生上门”,专车上门的医生皆是大医院的专家。该服务一推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市民朋友如何看待“滴滴医生”这类互联网医疗app?街谈巷议走上街头,听听市民朋友怎么说?

  年轻人谈医疗类app

  省力省心,值得推进

  采访中有不少年轻人表示已听说过“滴滴医生”,还表示自己愿意为自己的父母尝试使用滴滴医生。“费用不是关键,最重要的还是方便。”一位陪母亲在瑞金医院看病的男士说道,“大医院排队太苦,上门服务可以让老人省点心,也能体验更周到的服务。”这位男士还表示,在发达国家,家庭医生以及医生上门服务很普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医疗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老年人谈互联网医疗

  服务还需完善

  但另一方面,一些中老年人则表示“滴滴医生”等互联网医疗app还有不完善之处。“我们老年人不太会用这种软件。”一位在广播中听说了“滴滴健康”的老阿姨表示,“好像说医生只是上门来看病,不能开处方,也不能诊疗,这和社区医生好像没什么区别?”也有老人指出,“现在还是免费阶段,等以后收费了价格应该不会太便宜。”这些老人表示,价格本身贵一点也没有关系,但是性价比要高,“如果就是上门来看个病,不开药也不随访,那其实和去看医院的特需门诊或者看vip门诊,区别也不大。”这位老人也给出了他的建议:“如果像这种软件叫上门的专家,能够开个单子,能让我们快速地转院到大型医院,或者能随时到医院里去随访,那这种上门医生就很有意义了。”

  “叫医生上门”

  倒逼医疗体系改革

  此前,网上有声音质疑“滴滴医生”有浪费医疗资源的可能。如微博网友@骏骏5175指出:看个病也就20分钟,另外有1小时是堵在路上的。这样看病效率能高吗?有市民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互联网概念本身就是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市民也表示,“软件还在测试,肯定有不少不完善的地方,但它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软件可以倒逼医疗体系改革,这个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

  新民网 卞英豪 蔡黄浩 胥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时政·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专版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广告
“散养”,关键要靠转变观念
希望看到更多正能量的报道
用App叫医生真的可行吗?
新民调
上周全民阅读获奖名单
广告
新民晚报互动A15用App叫医生真的可行吗? 2015-10-20 2 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