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价”旅游有问题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自己出游,并不喜欢跟着旅行社,“跟团旅游,感觉就像在赶鸭子。”市民王先生表示旅游更青睐自由行,“跟团游,每个景点走马观花,不自由,还特别累。”王先生还强调,“有时候一不当心就让你消费,实在受不了。”而这样的问题在“低价游”旅行团更是普遍。有市民指出,“那些‘零团费’一看就是有问题的。”他表示,自己能接受一些价格比较“亲民”的低价旅行团,但对于一些过分低价的旅行团,会心有顾虑。
“千做万做,亏本生意不做。低价可能是促销,但超低价就要当心是不是忽悠了。”游客参加低价游团被追责,你怎么看?
正方:“供”“需”都要管
25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提示“游客参与‘不合理低价游’也将受到处理”。该“提示”顿时成了舆论的焦点。市民朋友们对此意见不一。有市民十分支持这样的做法,“我认为从规范的角度去看,只有双管齐下才能纠正问题。”市民黄先生分析表示,“旅游市场的规范,不止是政府和旅行社的责任,游客也有义务不去参加这类违规的团队。只有‘供’和‘需’两方面共同着手,才能解决问题。”
反方:还是“傻子”错?
也有不少市民表达了不同意见。“这个是有关部门管得太多了。”市民陈女士打了一个比方,“旅行团本身就是个商品。就像你在商场促销时买到了假货,这难道是消费者的错吗?”刚从旅行社报完团的钱先生则表示:“旅游局要先管好旅行社,而不是来管游客。”钱先生表达了他对这个政策的不理解,“有关部门应该去监管市场,规范市场。他可以出手去叫停低价游,但剩下的事应该交给市场。”市民张先生的观点则更加直接:“有句俗话说:骗子太多,傻子不够用。但是,现在骗子多,难道是‘傻子’的错吗?法规应该更照顾弱势群体,而不是去坑他们。”
“低价团”怎么界定?
也有市民指出:“什么叫低价旅行团呢?”他指出国家旅游局的“提示”中提到的“超低价旅行团”很难去界定。“消费者本身很难去判断这到底是不是低价游,除非专门配套一个‘价格底线’,不然这样的规则就很难落地。”
新民网 卞英豪 蔡黄浩 实习生 胥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