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救援
25日中午,郑州乘客李翔坐在G672次列车15号车厢椅子上,等待列车进入郑州东站,一旁是他的妻子和一对不到一岁的双胞胎孩子。突然,他感到胸口有些发闷,额头上开始渗出虚汗。很快,他呼吸急促起来,身子渐渐地从座椅上滑了下去。身边的妻子抱着孩子不知所措,慌乱地寻找列车员寻求帮助。
列车通过广播向乘客寻求援助。不多时,一位老者和一位年轻人一路小跑地赶到。老者迅速断定李翔是突发急性心肌梗死。
据了解,这种病的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
老者立刻询问有没有阿司匹林。庆幸的是,列车上配备有这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辅助药物。老者让病人服用了三片阿司匹林。前排一位乘客也掏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速效救心丸。
联系医院
“快与河南省人民医院联系。”这位老人对旁边的年轻人说,“让医院做好救治准备。”11点30分,救护车抵达郑州东。12点,李翔被送到了河南省人民医院。
此时的郑州阴雨绵绵,但是老人始终陪伴在李翔的身边,甚至和医护人员一起推送病人。12点20分左右,李翔被推进了手术室。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心血管内科高主任事后告诉记者,手术持续到下午两点,李翔的心率逐渐稳定,血压和心跳都开始恢复正常。
然而,当一切都妥当的时候,李翔的妻子却看不到这位老者了。原来,老人将病人亲手交给了他的学生高传玉,并商定抢救方案后,就悄悄地离开了医院,赶到了淄博,因为当天还有27个病人等待着他的义诊。
胡门家训
很多参与救助李翔的普通乘客并不知道老人的身份,但当这件事被人们发到了网上的时候,有“好事者”发现,老人名叫胡大一,是“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的著名心血管专家。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一位网友在查询胡大一的资料时发现了这句话,并将它发到了网上,“不知道为什么,此时我似乎明白了这则胡门家训。”
胡大一出生在名副其实的名医之家。父亲李公恕是位眼科名医,母亲是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胡佩兰老人。胡佩兰老人194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从医70余年,共接生婴儿6万多名,退休后坚持在社区坐诊,98岁高龄仍风雨无阻,从不给群众开贵药,视患者如亲人。 综合北京青年报、河南商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