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诗《红》分为黑暗、红之渴、红之流、红之恋四个章节。主创人员在舞蹈语言方面不拘一格,以现代舞为主体,吸收了芭蕾、中国古典舞、流行舞等元素,将这段辉煌的历史艺术化地凝练为“红”。
“我们希望用一种更有时代感的方式来呼唤起观众对中国革命的深刻记忆,也让没有亲身经历过革命的青少年从中受到教育,从情感上与作品真正产生共鸣”。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楼巍说。“红”在该剧中代表着一种信仰和精神诉求,通过一段段饱含深情的舞蹈,避开对战争的写实化再现,而是将这段伟大的历史航程,抽象提炼为一种“信仰引领的追求不懈”、“正义力量的生生不息”、“幸福生活的渴求不变”。
驻京记者 鲁明 (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