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各不同
还没来到福州以前,上海游泳运动员陈欣怡想借着青运会突破自我:“我把青运会想得很完美,就是希望碰到更强的对手,能够激励我突破自我,获得更好的成绩。”
而沈阳U18女篮队员邢金博则想在青运会上遇见不同的人:“这是一个很大的体育盛会,而我们都是青少年,所以我希望能多多交朋友,交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好朋友。”
11天后,陈欣怡收获了三枚金牌,她成了青运泳池里最风光的选手。而球技和颜值俱佳的邢金博则成了女篮赛场的“人气王”,许多球迷、志愿者都成了她的粉丝。
这就是青运会,许多选手带着不同的期待而来,而他们的期待也转化成收获。回想起此次青运会的经历,来自深圳的田径运动员莫有雪的感受,并不仅限于他获得金牌的喜悦:“开阔了眼界,广交了朋友,扩大了交流,增进了友谊,收获了快乐。”这番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公式化,但却是中国年轻运动员最直白的表述。
平台多元化
青运会的前身是城运会,而城运会的出发点是为了在奥运会的重点项目上储备后备人才,让一批小将通过城运会平台登上奥运赛场。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副司长孙远富介绍,青运会和城运会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赛场外设置了很多文化活动,在青少年教育、管理、文化交流上有独有的特色,青少年运动员通过青运会这个多元平台,得到锻炼和成长:“青运会并非只是由青年运动员参加的‘全运会’,文化教育活动是青运会的特点和亮点,也是区别于传统全运会的重要标志。”
青运会期间,记者不时会收到组委会发来的短信,内容多半与青运会期间的文体交流活动有关,而这些活动受到了运动员们的广泛欢迎。青运村为运动员安排了沙画、陶艺等休闲放松项目,设立了青少年文化创意小屋和海丝文化小屋,此外还有各种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展示……通过青运会,主办方正在向外界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体育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不设奖牌榜
通过青运会可以看出,大家都在期待锦标主义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负面影响能越降越低。青运会不仅仅是为全国青少年运动员定期举办的大派对,传播轻比赛重文教、轻结果重过程的体育理念,才是青运会举办的重要目的。体育的价值理应是在过程中体会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快乐,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更应该成为体育的首要目的,而青运会上也在极力营造这种“快乐至上”的氛围。
此次青运会,组委会不设奖牌榜,不少代表团也没有硬性成绩指标。选手们没了成绩压力,反而会有更出色发挥——此次青运会上海游泳选手集体表现惊艳,就和赛前的“动员减负”不无关系,每次市体育局领导去见队员们,从来不提奖牌要求,只强调“大家放松,长成绩就好”。
对于青运会,我们有很多期待。换个角度说,青运会对我们也有期待:它希望通过自己的发展,让我们在“更快、更高、更强”之外,还能够看到体育运动的另一面:“青”舞飞扬,快乐至上。
记者 李元春 (本报福州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