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民生速递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共场所增设“救命机器”
易蓉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的医疗急救设备,专用于患者心跳骤停后早期除颤,帮助患者心脏恢复跳动。有资料显示,心跳骤停患者在被送到医院急救前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救治的成功率可达94%。

  上世纪90年代,美国通过了相关法案实行“公众可获取的除颤仪”计划——要求公共场所10分钟内即可获得自动体外除颤仪,对普通民众进行训练。日本于2004年开始推广安装AED,平均每十万人有234.8台。在我国台湾地区,自2000年开始推动AED的安装,总数超过4000台,每10万人17.4台。

  据了解,目前在北上广地区的部分机场、车站和奥体场馆、部分学校等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2012年上海市教委就已为本市62所高校配置了AED等急救设备,今年将继续为全市250余所普通高中学校配置。

  此外,今年9月,市红十字会宣布启动本市试点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公益项目,310台“救命机器”将逐步覆盖申城机场、轨道交通站点,世纪大道站、2号线浦东机场站、磁悬浮机场站等为首批轨交站点。同时,以急救技能为核心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也将加强,培训内容从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心肺复苏等扩大到心脏除颤。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阳光天地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大购网专版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有救人心无救人力只能干着急
教第一目击者学会急救
公共场所增设“救命机器”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民生速递A06公共场所增设“救命机器” 2015-10-27 2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