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广场规划总用地面积14.7万,地上计容建筑面积约35.5万,含商业、办公、酒店、会展、公寓式酒店等功能。一期计划于2017年竣工交付使用,2020年全面竣工。建成后将用于上海国际服务贸易总部示范基地和临港软件园二期,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环境最好的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之一,并承担高端养老和临港开发的生活配套服务功能。
临港是上海首批三个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之一,港城广场作为今年临港“聚人气、强功能”提升城市产业能级的代表性项目,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也做了详细规划。
据了解,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港城广场项目将综合利用入渗、滞留、调蓄、净化、收集回用等多种低冲击开发技术措施,合理控制地表与屋面雨水积涝。例如,港城广场内的项目中,相当一部分将设计屋顶绿化,蓄含雨水,保持水分,并通过土壤过滤、植物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降低雨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削减城市雨水面源污染负荷。广场内,还将出现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被浅沟、雨水塘、景观水体等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三成绿地将具备调蓄雨水功能。广场地下,还将出现可存贮四天雨水的地下蓄水池,收集建筑屋面与场地雨水,经过滤消毒后,回用于场地绿化浇洒、地下车库及道路广场冲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