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然只是有些美国观众的个人观感,也许与他们欣赏习惯有关,也许与他们对中国纪录片了解不够全面有关。但无论如何,他们道出了一句真话,中国有些纪录片没有打动他们。
《生命的记忆——犹太人在上海》为何打动了美国观众,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它没有一点说教味,也没有一张“宣传脸”,只是用客观、真实的平视角度,展现了这段犹太人避难上海的历史。它采用的都是历史亲历者、相关者的讲述,甚至去掉了国内专家学者们的解读。为了让犹太观众更易接受,也不用拯救这类词语,主题是传递灾难中的爱。国际表达,尊重对方很重要,尤其要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才能入心入脑。如果摆出一副教育人家的姿态,别人只会对你敬而远之。中国纪录片这些年“走出去”,其实已经历了对方从陌生冷淡到热情回应的转变。要跨越文化障碍,提升文化软实力,中国纪录片还任重道远。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