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没完整演过
严庆谷告诉记者,他们当年进团时,上海京剧院演悟空戏的有四五位。而再往前数,很多南北的前辈武生演员都曾演过悟空戏,连以长靠武生著称的天津著名武生厉慧良当年在上海也演过。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京剧院的一出《盘丝洞》曾久演不衰。不过在年轻一代武生演员中,演悟空戏的越来越少。以至于现在的京剧界,很难再找出一个以演猴戏见长、并且经常上演猴戏的著名演员来。像严庆谷这样丑行出身、进入“郑门”近三十年的郑派传人,这些年也是以演丑行戏为主,很少演出猴戏,明年展演中推出的几台剧目中,像《齐天大圣》严庆谷已经有近十年没完整演过。
其实,悟空戏在京剧当中应该属于娱乐属性非常强的一类戏,往往有逗趣的开打、精彩的出手、漂亮的跟头,老少咸宜。为什么这样一类戏会在京剧舞台上越演越少呢?严庆谷认为这和京剧武戏整体上的式微有关。武戏式微,剧团的练功氛围就差了。练功少了,舞台上的呈现自然要打折扣。如果说有些武戏还可以依靠几个主演的努力来完成,那对于有繁复出手、讲究演员间配合的悟空戏来说,则要求整个团队长期的磨合。然而现在一出戏一般都只能演一两场就束之高阁,要求演员特别是配戏的演员能自觉地花大量时间去练习、磨合,显然不是很现实。
练功就像吃饭喝水
问严庆谷自己是不是还每天练功,他回答说:“必须的,你作为一个专业的演员,练功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是你一生的事。”不过严庆谷也表示自己只能影响周围的一些人。对于现在武戏演员的状态,严庆谷显然觉得不理想,他建议对武戏演员可以进行年度考评,他直言有个别演员进团时间不长,但退功很快。
严庆谷表示,说到底还是要看演员自己对艺术的执着程度,是不是有梦想。他说自己曾在日本留学一年,学习日本传统的狂言,在日本,不少歌舞伎等传统艺术的演员同时涉足电影、音乐剧等领域并有相当的知名度,但这些演员最终还是会回到歌舞伎等传统艺术领域。而在国内,也有不少从戏曲演员往影视界发展,但一旦成功,往往就正式改行,一去不复返。严庆谷认为这就是距离。 本报记者 王剑虹
上演哪些代表剧目
这次展演分吉祥篇《齐天大圣》、励志篇《五百年后孙悟空》和《真假美猴王》,以及功德篇《闹天宫》《借扇》《金刀阵》三个部分。将于明年元旦首先亮相的《齐天大圣》将从《花果山》演到《十八罗汉斗悟空》。严庆谷介绍说,《齐天大圣》里孙悟空的形象最丰富,“又穿大靠,又穿蟒,《弼马温》穿官衣,脱了外衣是短打,到了《偷桃盗丹》是穿箭衣,《八卦炉》穿一身黑,到了《十八罗汉斗悟空》又是一身改良盔甲,便于开打。”而整个展演压台的《金刀阵》则是郑派大圣戏独有的剧目,讲述的是孙悟空取经归来被封为斗战胜佛后的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