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夫人眼中的草婴(上)
许祖馨
■ 2005年,草婴夫妇在家中合影
  ◆ 许祖馨

  翻译家草婴于2015年10月24日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3岁,《上海滩》杂志11月刊刊登了《夫人眼中的草婴》,以向这位为俄罗斯文学翻译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的前辈及家属表示深切敬意。

  草婴先生是我十分敬重的一位长辈,认识他多年,一直想写一些有关他的文章。得知草婴夫人盛天民老师正在打造草婴书房,便前去拜访,听她谈起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

  “他像大哥一样引导我”

  1943年,盛天民在江苏省第二中学(今松江二中)念初三。同学们说高三有一个口才好、能力强、水平高的男同学。她便开始留意这个男生。果然,他为人沉稳大方,平时骑一辆三枪牌自行车,前车兜里总放着不少书籍,有的是同学向他借的,有的是同学还给他的。在这些书中,有鲁迅的作品,有苏联作家的作品,也有不少进步杂志。因为他爱看书,所以身旁总聚集着一批爱看书的同学。

  这个男生就是盛峻峰(草婴)。当年,盛峻峰刚满20岁,读高三,正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他家生活条件不错,父亲是宁波铁路医院的院长,很开明;盛峻峰独自有一间不小的房间,平时,他经常组织同学们到他的房内读书讨论。这个像大哥一样稳重的男生,是高三班长,被同学们戏称为“船长”。

  经班里一位女同学介绍,盛天民认识了盛峻峰。刚满16岁的盛天民对盛峻峰充满了好感,他们经常在一起看进步书籍,并交流对时局的看法。共同的理想使两个人的心越走越近,不久就成了好朋友。盛天民说,当时他在我心目中就像大哥一样,经常教导我们。而盛天民当时虽然是学生,却已经是学校里的中共地下党员了。

  1947年,共同的理想和爱好,使得两个年轻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在八仙桥青年会,他俩在牧师的见证下结为了夫妻。

  盛天民给我看了一张她珍藏多年的照片。这是她和草婴当年的结婚照。照片上的盛天民年轻美丽,一旁的盛峻峰英俊潇洒,稳重大方。盛天民告诉我,这张照片是结婚当天拍摄的。他俩能走到一起颇为坎坷,当初遭到了盛天民母亲的反对。由于当时盛峻峰比较进步,母亲担心盛天民会受其影响。其实,盛天民入党比盛峻峰还要早。在他俩的坚持下,母亲最终答应了他们的婚事,但是希望他们的婚礼按照西方习俗来办。在当时八仙桥的青年会,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最爱读鲁迅作品

  盛天民说,草婴是最崇拜鲁迅的,最喜欢读鲁迅的作品。早在读中学时,那时刚出版的《鲁迅全集》20卷定价20元,预订是8元。要知道,在当时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因为一个普通职工一个月的工资才两三元。

  可是他爱书如命,尤其是喜欢《鲁迅全集》。他省吃俭用,将父亲给的零花钱攒下来,买了一套《鲁迅全集》,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看完后,他还借给同学看。盛天民当时也向他借过。这套珍贵的书在“文革”中被抄走,所幸后来又还给了他们。如今,盛天民把它珍藏在书架里的最高层。

  《鲁迅全集》后十卷是鲁迅的翻译作品,这对草婴后来走上文学翻译道路,影响巨大。盛天民说,鲁迅作品是草婴最为重要的生活教科书。他说鲁迅站得高看得远,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化巨人。而鲁迅从事翻译工作,也是为了借他山之石,以鼓起中国民众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并扩大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创作水平,借此来达到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目的。他认为鲁迅的翻译做到了信、达、雅。

  草婴曾经说,鲁迅在身体不好、时间又紧张的情况下,翻译了不少俄罗斯、日本及东欧一些弱小国家民族的作品。这些地方的人民也饱受压迫与灾难,和中国人民的处境如此相似,这给当时的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少的精神食粮,他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也成了草婴翻译苏联作品的精神动力。

  最反感抽烟赌博

  草婴先生对自己要求极严,生活品位高。盛天民说他几十年来一贯如此。

  草婴爱听西洋古典音乐。还在学生时代,就买了不少唱片,把爱好音乐的同学带到家一起欣赏。他特别爱听俄罗斯古典音乐,对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百听不厌。后来他俩结婚,有了孩子,便和孩子们一起听,家里气氛融洽,充满了欢乐。盛天民说,草婴开始时买了不少老唱片,后来买了很多碟片,他简直可以当碟片收藏家了。

  草婴从来不抽烟,也反对家里人抽烟。他的家里从不备香烟,如有客人要抽,他就请他们到楼下园子里抽,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例外。

  草婴反对赌博,自己更是以身作则。1993年,全家去美国拉斯维加斯游玩。孩子们对“老虎机”很好奇,便怂恿草婴去玩一玩。盛天民将几枚角子塞给草婴,遭到草婴的坚决反对。在盛天民的记忆中,他确实从未碰过麻将、纸牌之类的东西,家中也从来没有这些东西。

  草婴高尚的情操也影响了下一代。1982年,小女儿盛姗姗用父亲3年翻译《安娜·卡列尼娜》的2000元稿费,换了一张出国机票。她十分珍惜父亲的辛劳,在事业上奋力拼搏,在绘画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国内外频频获奖。她谈起自己的成长道路时,激动地说:“我的父母是我人生的引路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PARIS 2015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PARIS 2015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专版
   第C01版:大虹桥
   第C02版:大虹桥
   第C03版:大虹桥
   第C04版:大虹桥
夫人眼中的草婴(上)
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
醉上海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3夫人眼中的草婴(上) 2015-11-30 2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