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更多实训岗位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秘书长孙宏斌表示,创业企业初创期风险很大,可能带来的惊喜也很大,机遇和风险共存,因此,高校应当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多大学生实际参与创业企业工作的实训岗位,让无论是在读生还是毕业生,都能得到创新创业教育,让他们能有勇气、有机会、有条件作出创新创业的尝试。“与社会上的创业者不同,大学生创客应该是‘梦想的实践家’,他们以一种玩酷的心态投入创新实践,从中享受乐趣,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的锻炼要远胜过去办一家公司、挣一笔钱。”他说,大学生的专业是相对限定的,但跳出专业的想象力和创新实践具有无边的空间,能带来无穷的机会,这就是创客的魅力所在。
打造创业课程体系
在谈及高校究竟能为大学生创业带来哪些帮助时,华东师大教务处处长雷启立认为,打造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内涵与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当前的高教改革的“制高点”。他说,有必要推进各专业做好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修订的培养方案要能够引导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创新创业,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桑标在论坛上说,市教委将鼓励各高校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支持高校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新思维、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必修课和选修课。
落实创业扶持政策
由于较高的创业成本(场地、人力、商务等),导致大学生们对创业失败顾虑偏多。据记者从此次论坛上获得的信息,本市拟将实施青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场地房租补贴、创业培训见习补贴、初创期企业社会保险补贴等鼓励创业政策措施。据悉,本市还将依托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在创业文化、创业研究、创业教育、创业项目等领域开展重点工作,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依托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搭建创业实训和开业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免费为创业各阶段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导师指导等。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