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后,各种聚会相当频繁。每当聚会结束前,我都会呼吁参与者拍照留影。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拍照的,有些人说自己老得不能看,白发皱纹,没有半点美感,于是找各种借口,不愿拍照。每当这时,我就讲述自己亲身碰到的事情:我有5个几十年的老邻居老朋友,是属于那种“赤屁股”朋友。10多年前开始,5兄弟过一段时间就到我家聚上一次。几年前林兄由于腿疾截肢,因此聚会缺了一人,前年国庆,我们其余4个朋友又聚了一次,我提议拍了合影,谁知道这是我们4人最后的合影,因为盛兄去年因病去世。由于有了照片,盛兄的音容笑貌宛如就在眼前。
拍照是当时的真实记录,拍照的时候,尽量减少过度修饰。要知道白发皱纹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现在手机有了“美图秀秀”等工具,那是闹着玩的,有的人将照片修成貌如天仙,一下子年轻20岁,那只能是自己欺骗自己,自己安慰自己。现在留影更多是给以后的自己看,5年10年以后,“回头看”才觉得当时怎么这么年轻。
我一个朋友因病英年早逝,更让家人痛心的是,这个朋友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张照片。巧的是,我正好保留了这个朋友一段3分钟的视频,于是转给了家属,家属看见“活”的人,激动万分。这就提醒我们,不仅要留影,而且要留声,留“人”,也就是保存音频和视频。
拍照完毕,最好在照片的反面,如照片留存在电脑里,则重命名时,写下拍摄时间、地点,照片有背景的,如上海东方明珠,台湾阿里山,那就更好。人多的集体照,最好能写上姓名,因为好记性不如懒笔头。6年前,我们杨浦区第一中心小学1962届的同学聚会,我拿出珍藏的小学毕业照,请大家辨认。由于时间相隔近半个世纪之久,那时的我们瘦小,营养普遍不良,穿着寒酸,不要说别人不认识,不少人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好在我当初在照片的背面按顺序将44名同学,4名老师的姓名都写好,减少了大家考证的麻烦。此外,还有必要经常对照片进行整理,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者朋友圈子来编排。为了安全起见,要对照片通过U盘、硬盘、云空间进行备份,或者刻成光盘。我一个朋友手机被窃,急得双脚跳,因为手机里的几千张照片没有了,而且照片都没有备份。
我们小学同学聚会,有同学拿出近50年前拍的照片,这是只有男同学大拇指大小的咪咪照,然而就是这咪咪照让人想起了很多有趣故事,其效应大大超过一张纸片。都说百年无废纸,百年的照片简直就是一部历史。现在手机成了标配,拍照成了家常便饭。为了少遗憾,劝君多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