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基本面在如下几个方面悄然变化:
首先,资金面加大放水。上周央行行长表示,货币政策稳健偏于宽松,话音刚落,央行本周宣布降准,股市再度在2638点处止跌企稳,而楼市再度疯狂,尽管释放流动性并非针对股市和楼市,但这两个市场的灵敏度超过实体经济。货币政策的宽松只是刚刚开始,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调的空间,对股市而言是长期利好,股市经过大幅调整之后,面对如今资金面的逐渐宽松,有利于市场的筑底。
其次,注册制已经逐渐变调。这两年来,注册制成了悬在头上的利剑,实际上八字都还没一撇的一个概念,每隔一段时间都成了吓唬市场的题材。对于注册制的推行,立法程序已经完成,但市场的一次次下跌,使管理层一次次对那个八字没一撇的概念进行解释,先是说明即便实行了注册制,还是要控制发行节奏和发行价格。到上周市场大跌之后,管理层又说明,注册制的实施还需要一段时间,这种七解释八解释,那还叫注册制吗?所以,注册制已经与原先的设想相去甚远。
再次,楼市的火爆因素值得关注。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前股市每一轮牛市后,必然带动房地产市场,而现在似乎正好相反,股灾发生后,上证指数从5000多点砸到了2638点,几乎拦腰一刀,而一线城市楼市的火爆前所未见,股灾看到过恐慌性抛售,而现在一线城市的楼市却见恐慌性购买,连购买都恐慌,这种经济现象还真没见过!网络上盛传的通过房产虚假交易来套取银行贷款来炒股,这只是理论上有一定可行性,即便现实生活中有也只是个案。房产的杠杆是长期杠杆,如果你能有20年的长期杠杆来买股票,如果股市20年都不能赚钱,都不能将本金投入翻个N倍,那股市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问题是你怎么能贷到这个款,并且要保证在未来20年的时间段中不沦为“房奴”,以及不爆仓。这种理论上说得过去的东西,现实中未必可行。同样是放杠杆,股票放杠杆,一看苗头不对,你可以斩仓,股票的高流动性提供了逃命的机会,但房产如果放杠杆,一旦房价拦腰一刀,那就成了“房奴”,手中的房子拿着烫手、弃之可惜。在房价的涨势头中,大家还想不到这点,一旦头部形成,房产的流动性风险都会活活让一大批人困在里面而无法动弹。
就眼前股市而言,2638点屡次冲击而未破,2638点至2933点的大箱体还需要整理,市场还需要以时间换取空间,夯实股价。一旦市场向上突破,那今年股市行情不会小,而一旦股市行情再次启动,市场热钱多了一个寻求财富效应的管道,对房地产市场而言,可能会形成拐点。所以,现在在关注股市走势的时候,要将楼市走势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应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