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自贸区的职业女性调查研究发现,自贸区职业女性的职业能力水平为71.6分,达到中上水平。其中,“职业素养”最高,达到83.7分;其次为“职业管理能力”,平均分为73.4分;“职业技能水平”仅为57.6分,尚未达到及格水平。
职业女性的成功并非偶然,良好的学习能力是提升职业技能的最有效途径。《报告》显示,职级越高,高学历的占比越高,公司高管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达到36.54%。同时,随职级提升,职业女性日平均充电、学习时间也增加,公司高管的日平均充电时间为1.43小时,远高于基层职工的日平均1.09小时。一半以上的中高层职业女性是在职期间不断充电,获得高学历,外语水平和资格证书对职业能力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可见,良好的学习能力是职业女性升值的“金钥匙”。
同时,调查发现,职业女性的职业规划能力,决定着职业生涯的高度和广度。《报告》显示,公司高管在长期职业发展规划、短期提升职业能力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方法上都明显优于普通职工,有长期职业发展规划并努力实行、有短期提升职业能力计划并逐步实现、完全及比较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方法的公司高管占比分别为76.9%、61.5%和70.6%,分别高于普通职工的占比43.3%、31%、48%。
当一名职业女性既具备了职业技能,又具有主动而清晰的职业管理体系,怎样才能在职场中脱颖而出呢?那就是良好的职业素养——奉献精神及职业投入。
《报告》显示,随着职级提升,包括创新、协作、奉献、竞争在内的职业意识都有提升,提升幅度依次为奉献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协作意识。随着职级的提升,职业女性人均加班时长、精力投入也相应增加,公司高管的日平均加班时常达到了1.45小时,远高于基层职工的日平均0.87小时。
但《报告》也指出,相对较低的专业技能、企业人才培养计划与良好环境的缺乏、政府社会支持体系的缺失等,仍是影响自贸区职业女性突破“玻璃天花板”的重要因素。
为此,今年浦东新区各级工会组织将以“一切为了女职工的幸福”为主题,针对《报告》显示的女职工职业发展现实需要,整合各方资源,推出职业女性能力成长“四大名助”项目。其中主要包含女职工素质提升、权益维护、健康服务和帮扶关怀四大方面,包括“素质提升名师助训”项目、“权益维护名律助阵”项目、“健康关爱名医助检”项目、“职场解忧名牌助力”项目等。
到今年年底,浦东新区将建成妈咪爱心小屋100家,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小屋扶持计划,拓展小屋功能,成为女职工的职场休憩站、成长加油站。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