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4: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道具
张瑞田
  ◆ 张瑞田

  道具,在电影、戏剧中的作用很重要,一,它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离不开各种各样的道具——一本书、一封信、一把刀、一幅画的烘托。因此,有人说,道具是不会说话的形象。很有道理。二,道具是电影、戏剧细节的构成要素,生动的细节往往联系着剧中的道具。所以,设置道具,是让编剧和导演煞费苦心的事情。

  本来是艺术作品中的物件,却在书画家的圈子里屡屡出现。在许许多多书画家的作品集里可以看到一些照片,一张张腾挪跳跃的照片呈现的是书画家与大人、名人、超人曾经共守的一刻。不管书画家与这些人合影时脸上的表情有多谦卑,然而,嘴角的笑意与眼里的柔情还是非常沉醉的。

  开始我不明白书画作品集为什么要加入这么多的照片,后来顿悟,这是强调彼书画家有高层人脉,常在“上书房”行走,背景深幽。哦!照片是专业道具,映衬书法家的“高大上”,也预示着书画家作品的含金量可车载斗称。

  目的是引入注目,结果是让作品的销路顺畅。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当然离不开道具的“旁白”。

  文化产业升温,艺术品市场繁荣,围绕书画家的包装机构生意日隆。有趣的是,不管花样如何翻新,道具万万少不得。从照片、服装、头形,又转到血统的追溯、家谱的伪造,姓王,就认祖王羲之,姓米,就把米芾的牌位供起来,像模像样,热闹非凡。

  也许是世界一体化强调多了,或者是我们太热衷书画国际化的实现,很多书画家一夜之间时尚起来,吃起西餐,戴上名表,端起烟斗,有学贯中西的派头呢。名表,戴在手腕上,看不出好,也看不出坏,是书画家消费能力的证明。端烟斗就差强人意了,尤其是不会吸烟的书画家,端烟斗的样子怎么看也不舒服。即使会吸烟,吸惯了烟卷,改“吧嗒”烟斗,还是让人觉得滑稽。我到过南美,看到过智利诗人端烟斗的照片,也看到无数端烟斗的南美人,那架势,特酷。理由简单,南美人的脸型立体,五官差异大,与烟斗很搭,看上去如看一幅画。东方人不一样,脸平眼睛小,嘴也不性感,“吧嗒”烟斗就像“吧嗒”一米长的水烟袋,不知是土是洋,是快活还是遭罪。

  东施效颦这个词特有深意,不同的时代,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今天看这个词,再想想艺术圈里的一些有趣镜头,憋不住想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第A03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第A04版: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评论/专栏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聚焦/文体汇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6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基金纵横/汇市金市
   第B08版:金融城周报/上海物业/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C08版:家装专版
强行“收治”书画家是否荒唐
道具
董桥的字和齐白石的推荐信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C04道具 2016-03-05 2 2016年03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