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昨天中午在上海代表团驻地京西宾馆房间里,记者看到的有意思的一幕。原来,身为长宁区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朱国萍是新闻综合频道新闻坊的市民评论员,这次,编辑又请她谈谈社区的养老问题,可她人在北京参加全国人代会,编辑便让她请别人摄录一段,然后用微信传到上海。
视频拍完了,很快顺利传到了新闻坊的编辑那里。朱国萍所讲的话题引起了两位代表的兴趣。
“社区里孤老多吗?是不是也包括独居老人啊?”李斌代表问道。
“不包括独居老人。我们在社区工作发现,现在孤老逐渐增多,有些是失独家庭的父母,现在已经步入老年了。他们到底应该谁照顾?现在都推给我们居委会。看病要居委干部陪,吃饭要居委干部送,过年还要帮他们打扫卫生……居委干部只有六七个,而且其他工作很多,临时帮个忙是可以,时间长了根本照顾不过来。照顾得不好,居委干部还被人骂!”朱国萍讲出了一个老龄化社会的新问题。
“他们有没有其他亲属呢?另外,这些老人都有养老金,也可以自己花钱请护理人员来照顾。”朱雪芹说。“是啊,他们都有兄弟姐妹、侄子外甥的,但是平时从来不来看望,可一旦老人‘走’了,他们都来了,为老人的房产、遗产争个不休。”朱国萍说。
李斌认为,先要明确哪一类人属于真正的需要关心的孤老,其次,权利和责任应该对等。赡养孤老的人可以优先继承遗产。朱国萍表示赞同,她将在接下来的人代会上提出建议,完善政策,发挥社会各方的作用,包括通过市场化途径来解决孤老的养老问题。她还给没有子女的老人提出建议,应当确定一个监护人,可以是亲属,可以是邻居,也可以是社会组织,总之个人或者机构将承担起赡养、照顾老人的责任,同时也优先继承老人的财产。
特派记者 邵宁 姚丽萍 范洁
(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