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回家出状况
关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爱狗多年却一直没能下决心饲养。前不久,她在浏览网页时,发现一家犬舍的网页上呈现的犬类品种丰富,且保障犬类健康、血统纯正。关女士对一只萌萌的博美犬动了心,于是她拨打了网站的电话,和对方相约在浦东御桥路见面。在看到小狗后,关女士觉得和照片上不太一样。最终经过一番砍价,她以1600元的价格买下了小狗。
回家后,小狗非常听话。没过多久,它就学会了去正确的位置吃饭和上厕所,关女士和丈夫十分满意。可是好景不长,两天后,小狗出现了异常,“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不叫也不吃,甚至还滴了几滴眼泪!”关女士抱着小狗赶到附近的宠物医院,兽医鉴定称,小狗感染了狗瘟。“这狗出生至多40多天,按照规定是不能买卖的。你可能买到了‘星期狗’”。”“可他们(狗贩子)说小狗已经有两个月大了呀!”关女士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小狗住院三天后回到家中,趴在笼子里奄奄一息。关女士最终托朋友将小狗送还给狗舍,希望他们有办法救救它。
宠物网站七拼八凑
记者打开关女士买狗的狗舍网站,并没有看到相关机构认证证书的截图。登录CKU(China Kennel Union,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犬业协会)官网,在“查询栏”输入该犬舍名称,显示“没有符合条件的查询结果”。显然,其根本未获得该机构认证。
在该网页的“幼犬展示”和“成犬展示”子栏目下,的确有约克夏、俊介犬、喜乐蒂、比熊犬等名贵犬类,但点击进入后,出现的大多为同一条犬的多张照片,甚至有明显的PS(图片处理软件)抠图痕迹。记者调查后发现,多张照片直接拷贝于网络,仅在右下角加上了该狗舍的水印。网页其余“犬舍荣誉”“购买保障”“视频中心”“新闻中心”等栏目下,更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内容。
记者随后拨通了“客服热线”称想买狗。电话那头,一名陌生男子殷勤地说,各品种他们几乎都有。当记者问及店内有没有专业的资质,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卖了那么多年了,从来没问题的。”
看清“两证”再买犬
市民该如何放心购买,又如何鉴别“星期狗”?记者致电上海宠物行业协会,秘书长赵惠丽表示,在选购犬类时,市民应该看清两证:“工商管理证”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消费者进宠物店时,首先要看清工商营业执照的注册范围内是否包含“允许犬类销售”,若没有,消费者能向工商局投诉;其次,询问商家能否出具到相关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备案后办理的“动物检疫合格证”,以证明所售犬类注射过疫苗。赵惠丽告诉记者,如果是正规商家售出的犬类出现了问题,商家肯定需要负责,但如果商家本身并不具备资质,那消费者维权将比较困难。“消费者还是要擦亮眼睛,选择有资质的卖家,以免跌入‘星期狗’的陷阱。”
本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