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4月2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聪明的手”接受超声波信号
比尔
  小时候你一定玩过这样的游戏:闭上眼睛,摊开手掌,让小伙伴在你手心写个字、画个图,你来猜写的是什么。

  英国科学家最近进行了一些有趣的研究,成功地让超声波透过手掌,在手心上创建了触觉。这项属于皮肤触感(Skinhaptics)的创新研究由瑟赛克斯大学主导,诺基亚研究中心和欧洲研究委员会资助,朝着借用皮肤作为触摸屏的设想又接近了一步。

  在实验中,科学家从手背一面发送几束超声波,并采用“时间逆转”的处理,控制超声波在通过手掌后,精确地收拢到手心上的某个点。上述的过程可以比为石子掉进水面激起的涟漪,不过其波的行进方向不是发散的,而是聚集的。

  就这样,手心上就有了感觉点,特定的感觉点组合起来,就有可能表达某些信息。主人不需要做什么动作,手掌被腾出来充当了“显示器”。

  眼下,一些科技公司正在关注能否将人体的某一部分(特别被注意的是手)作为下一代智能手表等智能设备的扩展显示。现有的想法大多基于振动或触针,这些都需要接触到手掌才有效果,而表达的断续也是缺点。

  皮肤触感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该领域这个基本的挑战。这些研究得益于快速成长的技术领域——触觉学,它借助触摸的感觉和控制,来与计算机应用程序实现交互。

  瑟赛克斯大学研究小组的带领者史利南·苏布拉马尼亚教授说,我们进到设计师称为“不用眼睛”技术的时代,就需要调动其他的感官,如触觉。“可穿戴设备作为一个行业已经做大,而且会更大。而穿戴部件越做越小,阅读频度也低,因此多感官能力变得更加重要。”

  “想象你骑着自行车,想通过智能手表改变音量控制,那手表上的互动空间就显得太小了。我们得研究如何将这个空间扩展到用户的手上。让人们在通过手进行互动时,有感受行为的能力。”比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生态长江纪实特别报道
   第A07版:生态长江纪实特别报道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街拍/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聪明的手”接受超声波信号
为“粉丝”造一台鼓掌机
无人机为你放大复制绘画
二道“防线”对付雾霾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新智B07“聪明的手”接受超声波信号 2016-04-24 2 2016年04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