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随着MSCI明晟公司再次就是否将A股纳入其国际指数征询国际投资者意见,市场对此关注度升温。作为超过10万亿美元资产追踪的MSCI指数,纳入其中将是中国吸引外资支撑金融市场,提升A股国际地位的重要一步,而投资者会随着指数成分股的变化对其投资组合作出相应的调整,因而,A股能否最终“联姻”MSCI,格外受到投资者关注。
据了解,早在2013年6月,A股就被MSCI纳入“潜在升级市场观察的名单”。但在2014年6月11日,明晟公司却决定暂不将A股纳入MSCI,不过却保留了A股在其审核名单上的资格。2015年6月11日,因其认为尚存三大需要改善的关键问题:额度分配流程,资本流动限制以及受益权属界定,A股又没能纳入MSCI,但明晟公司依然保留A股2016年的审核资格。
那么,今年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经过了近一年的发展,监管方面一直在制度上不断完善以求接近MSCI提出的相关要求,主要包括,中国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于2015年7月启动,为境外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投资渠道;国家外管局2016年2月出台新规,在QFII投资额度、汇兑管理、本金锁定期等方面予以一定程度的放松等。总体来看,额度分配流程、资本流动限制问题已基本解决,受益权属界定问题也已获证监会回应。因而瑞银证券表示,今年A股纳入MSCI指数概率大于50%。
不过,MSCI在今年4月的征询文件中提出了新的问题,包括A股公司停牌的任意性、交易所层面关于在境外设立A股相关衍生产品的限制等。这或许会成为最终A股是否入选MSCI的一个最大变量,因而也是市场预测纳入MSCI指数概率大于50%、而不是100%的一个原因。
如果一旦纳入MSCI,又将会为市场带来多少增量资金?据MSCI提供的路径图,A股初始纳入比例为5%,包含400多只A股,这意味着A股在新兴市场指数中的初始权重为1.1%,包括中概股等在内的中国权重将达27.3%,而逐步过渡至完全纳入A股后,该比重将升至43.6%。因而中金公司认为,粗略估计若A股以5%比例纳入MSCI指数体系,带来潜在资金流入规模约210亿美元;若全部纳入,潜在资金流入约3600亿美元。
据了解,一旦A股获准按5%初始比例纳入新兴市场指数,将在2017年6月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