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前,食盐专营政策采用‘三证管理、计划管理和政府定价’方式,导致了政企不分、各自为政、产销矛盾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等行业弊病,生产企业多、小、散、弱,普遍缺乏竞争力。”
——中国盐业总公司研究室表示,改革方案针对这些问题都提出了解决方案。
“改革食盐政府定价机制。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确定。”
——《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同时要求,各级价格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食盐零售价格的市场监测,配合盐业主管机构采取措施,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特殊情况下可依法采取价格干预或其他紧急措施,防止普通食盐价格异常波动。
“放开跨区销售和改革政府定价机制,引入竞争是改革最大亮点。这将倒逼食盐经营企业加快转换经营机制,同时有助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出清低效落后资产和产能。”
——中盐总公司有关人士补充,食盐的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是盐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此番出台的措施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食盐市场制假贩假问题,确保食盐质量和供应安全。
“一吨出厂价大约700元的盐,加上包装和运输,成本也就1000元左右,但是卖到市场上就是3125元-4906元之间。”
——一家民营盐业生产企业负责人透露。目前,市场上400克装的食盐售价在2.5元左右,有媒体测算,按照该上述人士说法,每袋食盐的成本在0.5元左右。
“预计放开后普通食盐的价格会由于各方抢占市场出现下降,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食盐价格处于上涨的趋势。”
——申万宏源的研究报告显示。
“受成本、供求以及投机、心理预期等因素共同影响,改革后食盐价格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起伏波动,预计会表现出农村地区价格下行、城市价格上行,交通便利地区价格下行、偏远山区价格上行等趋势。”
——江苏省盐业协会副理事长晏仲华分析,盐业体制改革后,食盐价格体系由政府定价向企业自主定价转变,主要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直接影响。
“盐改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利益不仅仅是价格,而是选择权。以前是专营,消费者只能选择中盐的加碘食盐,尽管中盐总公司现在也有无碘食盐,但市场上很难买得到,这其实就剥夺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律师邹佳莱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用量少,老百姓对食盐价格其实并不是很敏感。
本栏编辑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