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这一宣布,一是给美国一个交代,表明在战略上同美国反导合作的决心坚定不移,不会由于中俄反对而改变;二是给中俄一个交代,在策略上缓和由于部署“萨德”而导致的与中俄关系迅速恶化。
韩国决定引入美国“萨德”反导系统有三个目的:其一,面对朝鲜日益增长的核与导弹能力,构筑更为强大的反导防御予以反制;其二,不再不切实际地期待任何第三方具有有效制约朝鲜核与导弹发展的能力或意图;其三,更深依赖同美国的军事同盟,甘愿协助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先看三个事实。朝鲜正在增强核与导弹能力,这是事实。本地区内外各方长期合作,在六方会谈框架以及联合国安理会系统内对此予以坚决限制,这也是事实。在不扩大地区甚至全球失衡的前提下升级相关反核反导能力,具有各方主权范围内的自卫性质,这同样是事实。
所以,韩国在面临更多直接威胁的情况下,寻求自卫能力升级可以理解。中韩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有多年,这种政治意义上的伙伴关系理应与时俱进,在危机时刻转化为维护中韩等各方共同安全以及半岛稳定的制度性力量。但有一个前提,即韩国反导能力升级的副产品不应损及合作伙伴。美国是韩国的军事盟国,中国则是韩国的战略伙伴,韩国不可能对此遗忘。
半岛南北纵向维度有限,韩国防御来自朝鲜的导弹威胁,只需加强作战半径数百公里范围内的反导体系,包括与此配套的雷达侦寻能力。问题是,韩国面临来自朝鲜更为现实的威胁,即强大的短程火力群,对此“萨德”将一筹莫展。而“萨德”拥有的2000公里侦察能力却远超半岛地域,对中俄所产生的侦察威胁直指全球战略层面。
韩国面对朝鲜的核与导弹威胁,本来值得同情。中国在制裁朝鲜相关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并且真诚的努力,韩国也心知肚明。但由于韩国对朝鲜今年以来在核与导弹领域的继续施压急火攻心,作出草率反应,不惜损害中俄战略安全,必将导致半岛和世界新的失稳。
韩国决定“萨德”往南部署,在保护庆北和京畿道驻韩美军基地和韩军要塞的同时,减少“萨德”渗透中国空域的能力,但这种减少仍十分有限。韩国为自身安全酿造了苦酒,也为平衡中美费尽了苦心。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沈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