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生公益之路
张兴儒是普陀区中心医院副院长,也是利群医院院长,从事慈善公益事业多年。作为一名从西部地区走出来的眼科医生,张兴儒对边远贫困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比较了解,也特别关注这些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的情况,希望能够利用自己行医多年积累的专业特长让他们能够重见光明。
2006年张兴儒在北京大学学习时,听一位来自康巴藏区的学者说起,当地的很多老百姓几乎是一生无医可求,大量的白内障病人,因为家庭贫困、交通闭塞而得不到医治。于是,他和北大校友们商量要发起一项慈善公益活动,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白内障患者,上海的眼科医生和许多爱心人士都非常支持这项活动。就这样,“慈善光明行”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从此,慈善光明行走过了雪域高原四川甘孜佐钦乡、天山脚下新疆青河县、黄土高坡甘肃甘南,内蒙古大草原扎赉特、大山深处凉山彝族越西、边陲小镇云南江川、黄河源头青海果洛、革命老区贵州习水,西藏日喀则拉孜县,甘肃河西走廊瓜州,十年十站,累计门诊总人数达13459人,免费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454例。参与此项活动的医生及志愿者超过400余人次,本市25家医院的40多名医护人员投身此项公益活动,深受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外籍人士助学20年
20年前,几位外籍人士出于对上海这个新家的浓浓的情感,想要为上海做出贡献,从而创建了上海“初升的太阳”助学项目,至今已经发放10341笔助学金。
演讲嘉宾澳大利亚人郎牧晨16年前,遇到了第一个结对助学对象,一个才上高中的男孩。当时他的父亲由于生病而失去了工作,整个家庭陷入困境,无法支付他的学费。上海“初升的太阳”了解到他的情况,经过审核通过并在2000年的见面仪式上介绍给了郎牧晨。
通过上海“初升的太阳”,郎牧晨帮助他从高中毕业,而且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大学毕业后,他开始在麦当劳努力勤奋地工作。曾经濒临失学的男孩现在已经是麦当劳上海地区最年轻的门店经理之一。
如今,很多曾是受助的学生都走在成功的职业旅途上,他们中有人又回来做我们的资助人,帮助下一代的学生。
帮助患儿走出孤独
已经年过九旬的音乐指挥家曹鹏是1944年参加革命的新四军老战士、老共产党员,更是新中国指挥界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2008年,曹鹏的女儿曹小夏读到一份联合国关于自闭症儿童的报告,于是向父亲提议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为上海的自闭症儿童义演,得到了曹鹏和团员们的一致支持,由此,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与上海曹鹏音乐中心成立了“天使知音沙龙”——关爱自闭症的项目。沙龙汇聚了“城交”200多名青年志愿者,他们组成慈善义工队,用手中的乐器为自闭症患儿服务,帮助他们逐渐走出孤独。
沙龙成立之初,场地难觅,资金缺乏,与自闭症孩子交流更是困难。但他们发现,每当音乐一响,孩子们往往就安静了,于是,他们开始尝试教孩子们演奏。乐队最初为孩子们演奏时,这些孩子对音乐毫无反应,只顾吵闹乱跑。7年“音乐启蒙”坚持下来,奇迹发生了,孩子们不仅能安静地听音乐会,还学会了简单的打击乐。一些有天分的孩子开始演奏小提琴。
至今,在曹鹏带领下,沙龙每周六在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星星的孩子”演奏“迷你音乐会”;每年举办“爱在城市·关爱自闭症音乐快闪”活动;连续五年举办上海市“爱耳日”公益音乐会及“爱在城市·关爱自闭症慈善音乐会”,参加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知识改变命运》专题报告会的演出;连续三年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众仁服务中心开展“用音乐和爱回报社会”演出,为老人们表演节目。
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