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上半年,成为各大房企史上业绩最好的半年,也是地王扎堆、数量和频次创新高的半年。地王汹涌,各方博弈,快速更迭之下,房企为何频频出手?
在日前举行的第18届地产金融形势发布会上,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克而瑞信息集团董事长丁祖昱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席谈话或许可以帮我们从中找到答案:“其实地王不是遍地开花,而是在少数一二线城市出现地王。且拿地王的公司比较集中,他们主要是国企、央企,还有一部分当地的龙头企业。普通房企要和央企、国企博资源、博未来的生存空间,不作为就会被别人并购掉。”
TOP5房企销售破千亿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刚刚过去的2016年上半年成为了史上最好的半年,无论从行业指标还是房企业绩来看都是如此。
CRIC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市场整体延续了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火热行情。其中,57座城市商品住宅成交2.0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3%,各线城市出现普涨现象,二线热点城市表现尤为突出,领涨全国。
另一方面,得益于市场热度,房企在2016年上半年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克而瑞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房企销售TOP100排行榜》显示,前十强门槛超过500亿元,第一名万科达到1900亿元,而50强门槛也达到138亿元。这其中,TOP5房企销售金额均突破千亿,而去年同期仅有一家破千亿。在目前火热的销售形势下,预计全年TOP5房企销售额都将超过2000亿元。
“对于上半年的楼市,‘火爆’是公认的核心词。”克而瑞信息集团高级副总裁于丹丹如是总结。不过,于丹丹同时强调:从一季度看现在的二季度,我们发现在之前涨幅厉害的城市,现在已开始进入理性回调阶段。
房企扎堆高“安全度”城市
市场的火爆带来了土地成交的量价双涨,上半年也成为了地王扎堆刷屏、数量和频次创新高的半年。
据悉,二季度全国经营性土地成交金额4690亿元,同比大增104%,而上半年全国共计成交了110宗总价、单价地王,短短半年就已超过2009年的72宗,刷新了年度地王数量纪录。
“克而瑞提出一个地王潮现象,这也是比较贴切的。当下想发展、有资本的企业这么多,地王潮就是这样形成的。”泰禾集团副总裁兼品牌总经理沈力男分析表示。
对此,易居(中国)执行总裁、克而瑞信息集团董事长丁祖昱表示:“关于地王,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地王不是遍地开花的,而是集中度越来越高,仅在少数几个城市出现。”
在拿地凶猛的房企中,闽系无疑是最耀眼的一大梯队。阳光城集团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营销官辛琦分析道:“众多的开发商集中在有市场‘安全度’的城市,这主要是四个一线城市,以及8-16个强二线城市。”
周期性调整 市场趋理性
然而,一派火热景象中人们却看到了“地产周期”的影子。
丁祖昱预测:“下半年楼市总体稳中微升,部分城市可能出现补涨,但成交高峰后市场疲态显现,下半年将呈现先抑后扬的行情。与此同时,土地市场仍会延续两极分化,热点城市地价可能出现波动。”
“一般地王诞生之后,政策就会逐步缩紧。从过去几轮周期来讲都是这样。”广发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研究员乐加栋认为,“2016年的地产周期将会处于量价齐升到最后量跌价升这样的周期过渡,而到2017年将会出现量价齐跌。”
对此,融侨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康红恩在接受采访时亦表示:“总结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只有一个词,就是‘洗牌’。两三年以后房企还会发生非常大的沉浮变化。”
事实上,在经历了一次发展高峰之后,面对当前复杂的行业环境,房企们早已开始理性布局未来发展格局。这其中,不得不提到的依然是城市投资策略。正荣集团总裁助理刘翔强调,要在地产周期中寻找“反周期”:“房地产行业三年一周期,一定会出现波动。可能明年是一个调控周期,量价下跌,土地市场会出现新的调整机会。我们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但也不疯狂扎堆拿地。”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寻找其它的资源途径来获取土地,眼下,这一观点在房企中成为共识。行业趋势使得收购兼并可能会成为未来投资方向的主流之一。“招拍挂”拼的是想象力,但有时很可能是插上想象的翅膀,最后成为折翼的天使。但辛琦提醒说,实际上收购兼并的难度一点都不比“招拍挂”来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