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职校不是出于无奈
灵动的蝴蝶在花儿上飞舞,走进直播室,翁铁慧别着的一枚小巧银制徽章很显眼。她向众人介绍,这是日前她在一次职业教育座谈会上,向上海工艺美院毕业生张佳慧订购的。刚刚毕业,这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已经用所学技能,创立了自己的珠宝品牌。
“我们希望给职业教育不再是不得不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兴趣走进职业教育。”翁铁慧说。本市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文化创意等产业欠缺中高级应用型人才,中高职贯通和中本贯通正在尝试形成技术技能型人才上升通道。从2010年开始,本市开始试点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2014年开始又打通了中职和本科的直通道。学生报名踊跃,分数线逐年提高。
中职学业考有望分级
有家长担心,孩子进了中职,文化课学习抓得不紧,孩子综合素养将来无法和他人竞争。对此,翁铁慧表示,从2015年开始,本市已经开展了中职学业水平考试。但是,像张佳慧一样,不少职校生文理偏科严重。翁铁慧透露,今后,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职业技能发展提供空间,本市将根据专业特点,采用不同科目难度分级的方式,构建更为科学的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体系。
本科专业设置亟待调整
翁铁慧强调,职业教育不仅是中职和高职的任务,而应形成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中本贯通、中高职贯通不是简单地把中职和高职或者中职和本科简单叠加串联发生“物理反应”,而是通过一体化培养产生“化学反应”。
她指出,本科专业设置不够合理,成为制约本市职业教育发展的“肠梗阻”。一方面,现在中职设置的专业,与相应的本科专业不完全匹配;另一方面,相应本科的培养模式也要更好地对接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翁铁慧透露,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已经向教育部申请按照行业和社会需求调整本科专业设置。今后,本市本科课程中,将有超过50%为应用类和实践类课程,70%左右的硕士将为专业硕士,如MBA、临床医学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