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很想知道答案,但却无从知晓。比如:罐装饮料真的不能对嘴喝?新手机必须充电8小时吗?近视和老花能相互抵消吗?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本书就是集合众多生活中不知道答案的问题,然后给出科学的答案和解释。
● 罐装饮料不能直接对嘴喝,是真的吗?
罐装饮料不能直接对嘴喝,否则严重的话可能会致死,小小的易拉罐还有这么大的杀伤力,这是真的吗?
罐装饮料因为其小巧方便的优点,但是一则“鼠尿致死”的新闻让大家对罐装饮料望而却步。新闻当事人因为拿罐装饮料直接对嘴喝,感染了易拉罐上残留的鼠尿中的病毒,最后不治身亡。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假新闻。新闻中提到的病毒是细螺旋体病毒,这种病毒易在污水中繁殖,但是这种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的概率非常小,经易拉罐传播的概率更是几乎为零。
不过这并不代表罐装饮料最合适的饮用方式就是对嘴喝。在罐装饮料到我们手中之前,它可能经历了无数个仓库的周转和无数人的触摸,表面有许多灰尘、微生物等等,这些都是潜在的污染源。哥伦比亚大学曾做过相关的研究,他们表示:易拉罐上的细菌并不比公共厕所马桶上的细菌少。虽然“鼠尿致死”的新闻系谣言,但是并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再者,罐装饮料罐体上的字体一般都是用彩色油墨印刷,这些油墨中含有大量不可食用的物质,比如颜料、胶料,易拉罐的罐口极有可能沾染这些物质,对嘴喝时会经由嘴巴进入人体。调查表明,90%以上的人都会选择不加清洁,直接对嘴喝罐装饮料,这无疑存在很大的健康安全风险,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一锤定音:罐装饮料并不是不能直接对嘴喝,只是易拉罐在存储运输的过程中很容易沾染各种细菌,容易危害人的健康。所以在饮用罐装饮料的时候最好使用吸管或者杯子,最起码也要对罐口进行一番清洁之后再对嘴喝。
● 新手机必须充电8小时吗?
我们脑海里都有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新买来的手机充电一定要满8个小时,这样才能提高电池的寿命,新手机必须得走上这么一遭吗?
给新手机充电8小时“激活手机”的说法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因为电池有一种“记忆效应”,它们会记住电池的“充电容量”,如果在电池并没有完全耗尽电量的情况下就给电池充电,极有可能使电池充电过度。久而久之,电池上就会增生晶体,这些晶体会阻碍电极板和电解液的接触,导致电池的电压降低,通俗地说就是电池的“储电量”降低。但是,这种情况只在早期的镍氢电池和镍镉电池中存在,而且只要定期地完成一次“完整的”充放电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现在,市面上的手机中配备的充电电池基本上都是性能更好的锂离子电池,它更加小巧精致,能够储存更多的能量,而且在出厂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电池的初始化。所以在锂离子电池的身上并不存在“记忆效应”这种情况,电池的耐用度并不会被“充电8小时”所影响。
一锤定音:现在的电子设备基本上都有“满电之后自动断电”的功能,大家根本不需要担心“充电过度”,新手机充电8个小时并不会对电池的寿命有任何的影响,不过偶尔完成一次完整的充放电倒是可以校准一下手机内部的电量显示。
● 从身份证号如何辨别男女?
从一个简单的身份证号就能分辨出是男是女,这串长长的数字里竟还藏着这么多的信息,让我们来探个明白!
现如今,我们的身份证号普遍都是18位,这一大串数字看似没有什么章法,其实里面门道大着呢!首先,大家都清楚的应该就是那几位生日号。没错,身份证的7~14位就是我们熟知的出生日期,出生日期前面的6位则是我们办理身份证所在地的地区代码,以2位为一个单位,分别代表了省级、市级和县级代码。而可以帮助我们分辨男女的代码就在最后的4位里,确切来说,倒数第二位就是分辨男女的关键,偶数代表女性,奇数则分配给了男性。最后4位代码中的前三位是顺序码,我们可以从这几位数字中看出来自己是办理身份证当天的第几名,男性以001为第一名,女性的第一名则为002。至于身份证号的最后一位,它被称为“校验位”,与我们的个人信息倒没什么具体的联系,这一位是身份证号中前面17位数字的和除以11的余数。有些人的身份证号看起来有些特殊,因为他们的最后一位不是数字,而是X,其实这是因为他们的身份证号前17位数字求和之后对11取余的结果是10,故而以X来表示。
一锤定音:身份证号有很多讲究的,我们每个人最基本的信息都囊括在这一串数字里了。
● 近视和老花能相互抵消吗?
近视眼和老花眼一个是看近处清楚,一个是看远处清楚,有些人认为,这两个要是碰一块,那就远的近的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事实上,老花眼和近视眼在病理上并不同源,一个是睫状肌老了,没弹性了;而另一个则是屈光不正。之所以经常会有人认为近视可以和老花“抵消”,绝大部分是因为跟视力正常的人比起来,近视的人对老花并不敏感,所以他们会比拥有正常视力的人更晚地感知到自己老花的事实。但这也是分人的,300度以内的近视可能不需要戴老花眼镜,但是近视的度数高于300的话,还是需要一副老花眼镜的。简单来说,近视和老花并不能像有些人想得那样“正负得零”,而是残酷的“1+1=2”。而且上了年纪之后,老花的度数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所以大家还是避免长时间疲劳用眼为好,眼睛毕竟是心灵的窗户,万一要是真给加上双层玻璃,那确实是不太舒服,对吧?
一锤定音:近视和老花并不能相互抵消,如果近视度数高的话,可能需要佩戴专门的双光眼镜。老花是自然的衰老过程中随之出现的现象,很少有人能够规避,所以现下还是好好爱护眼睛吧。
● 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到底是什么鬼?
近几年,关于“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的说法在生活中异军突起,更有人认为酸性体质不好,酸性体质容易得癌症。这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究竟是什么鬼?
这个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的说法其实还是源于某项研究。研究认为,只有10%的人是健康的碱性体质,剩下的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酸性体质,酸性体质者更容易遭受疾病的侵袭。这个说法有些道理,但是难免有些言过其实。众所周知,人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液体,如汗液、尿液、消化液、组织液等等,它们都有各自的酸碱度,比如说胃酸的pH值是0.9~1.5,浓度为98%的浓硫酸也不过就是这个酸度,如果用胃酸的值来界定体质的酸碱性,那岂不是人人自危?其实所谓的“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是依靠血液的pH值来界定的。正常情况下,血液的酸碱度维持在7.35~7.45之间,呈弱碱性,也就是传说中的健康体质。人体的调节机制严格得超乎想象,血液的pH值只会在0.1的范围内浮动。不管你是猛灌了一大碗醋还是狂吃了一大盆“碱性食物”,血液的pH值都不会随之陡变,毕竟这中间还有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呼吸系统层层把关。目前并没有办法明确界定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如果真的是酸性体质(pH<7.35)或碱性体质(pH>7.45)的话,当务之急就是赶紧找医生。
一锤定音:人体的结构非常复杂,酸碱度也是在非常严格的调控机制下维持平衡的,如果出现明显的酸碱性体质,那极有可能是酸中毒或是碱中毒,需要接受治疗,但是目前尚没有任何研究明确表示体质的酸碱性与癌症的发病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