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生态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林果已形成品牌效应
金旻矣
  五六月起,樱桃上市,紧跟着的是蓝莓、枇杷。六到八月,桃子唱主角,油桃、水蜜桃、黄桃轮番登场。此外,还有葡萄、猕猴桃、枣子、柿等。一直要到12月柑橘上市,为期半年的本市林果成熟季才到尾声。这,就是供应期特别长的上海林果。

  记者从市林业总站了解到,截至去年底,本市果树生产面积29.79万亩。柑橘、桃、梨、葡萄四大主栽树种占93%,其中柑橘8.95万亩,桃7.52万亩,葡萄7.55万亩,梨2.56万亩。而在小水果方面,本市种植表现也不错。市林业总站副站长杨储丰表示,目前本市有蓝莓、枇杷、猕猴桃、枣子、樱桃、柿子等10多种小水果。火龙果等一些热带水果,也在浦东、奉贤、金山、崇明等地少量种植,小水果总面积约2万亩。全市地产果品年产鲜果约34万吨,市场占有率为20%左右,果品销售产值达到22亿元。

  目前,本市果品已呈现“一区一品”的特点,如浦东(南汇)水蜜桃、嘉定葡萄、奉贤黄桃、金山蟠桃、松江水晶梨、青浦枇杷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果品已形成品牌效应,如“传伦”葡萄、“皇母”蟠桃、“锦绣”黄桃等,其中10个已成为上海名牌。

  在果品安全方面,市林业部门每年补贴资金近1亿元,为的就是保障果品安全。比如持续对全市经济果林生产实施“双增双减”政策,使用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高效低毒农药,每亩最高可获得120元补贴。

  水果观光采摘游也如雨后春笋般产生。据不完全统计,本市已建成各类农业旅游景点245个,年接待游客2019.34万人次,涉农旅游总收入7.43亿元(不含农副产品销售收入)解决农民就业32655人。其中以果树为主农业旅游景点超过1/3,如嘉定马陆葡萄公园、金山水果公园、奉贤申亚度假农园等。

  杨储丰表示,本市林果的种植仍需创新,“比如柑橘,现在以宫川等为主,和别的地区同质化,但其它产地山地条件较好,我们没有优势。要逐步改善现状,就要种植有特色的柑橘品种。”此外,他也认为,林业总站在鼓励果农引种的同时,也希望大家不要盲目,在引种前要分析引种地的自然条件。如果土壤等自然条件差别很大,那么引种仍会具有风险。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2016里约奥运会倒计时8天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生态上海
   第B01版:好吃周刊
   第B02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0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4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葡萄可免洗 桃子喝牛奶
上海林果已形成品牌效应
本周六,和水果来场“甜蜜约会”
国内首单古树名木综合保险成功落地
本报信息
新民晚报生态上海A24上海林果已形成品牌效应 2016-07-28 2 2016年07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