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作家沈石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作家沈石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作家沈石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作家沈石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作家沈石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作家沈石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作家沈石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2016年08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尊重孩子的智慧与见识
作家沈石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朱渊
  由来已久,儿童文学始终被误解为“教化读物”,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都有人觉得儿童文学就是“讲道理”或是教他们些生活常识。实际上,儿童文学比他们想的要涵盖更多。昨日,作家沈石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谈到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观点:“不要功利化地用道理去‘改造’孩子。”

  沈石溪最反感的,就是有些家长总试图把儿童文学当做教育手段,小孩子远比你以为的聪明和成熟。“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曾在孩子们中做过一个儿童文学调查,小朋友对当时作品最多的评价是‘弱智’。我深刻记得,有个小孩说:‘书上教的这些我们都知道,翻来覆去有什么可说的。’所以大人们啊,应该正视孩子的智慧和他的见识。”儿童文学文字浅显易懂,就容易被看轻,然而“深入浅出”是和孩子沟通的基本要素。文学说到底是传达作家的生活理念,把自己的生命感悟告诉别人,引发共鸣。沈石溪说:“文学的好坏,不因类别而分,不论你面对的读者是多大年纪,思想的深刻和艺术的高度都是衡量的标准。不要因为读者年纪小,就区别对待,还是要让他们了解文学的美感、力量和价值,要把真实的感悟、深刻见解传递过去。”

  沈石溪的作品因还原了大自然真实的生存法则,有残酷悲壮、也有美好和谐,这些都因真实而显得更加动人。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4版:读者之声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09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0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1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2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3版:奥运特别报道
   第A14版: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周末,全民读书模式开启
买书和读书
亲子朗读唱主角
书展即景
明日书展
“安谅的阳台·读书分享会”举行
尊重孩子的智慧与见识
新民晚报2016上海书展特别报道A14尊重孩子的智慧与见识 2016-08-21 2 2016年08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