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都收选座费被罚
选座费不是新事物,但中联航的选座费与其他航空公司的选座费不同。中联航在2015年3月29日至12月23日期间,按照经济舱31排到第一个安全出口座位(不含)为止,每人每次20元,安全出口之后的各排座位,每人每次10元的标准自立收费项目收取选座费,共计向71条政府指导价管理的航线乘客26853人,收取选座费443210元。也就是说,中联航每个经济舱座位都要收费。
而其他航空公司收取选座费,一般只收取经济舱第一排及安全出口附近的座位的选座费,这些座位较其他座位前后间距更大一些,所以被旅客形象地称为“伸腿费”。
正因有此区别,近日北京市发改委才只对中联航开出罚单。不过,记者了解到,中联航自去年12月23日起已停止收取选座费;其他航空公司“受此牵连”,也已从去年底起停止收取国内航线“伸腿费”,经济舱第一排及安全出口附近的座位与其他座位“一视同仁”,旅客要抢国内航线“好座位”,不必额外付钱,而是按“先到先得”的原则在网上或值机柜台“抢”好座位。
国际航线自由度更大
记者调查发现,国际航线上,东航、国航、南航等还是对“大空间座位”收取选座费。国内航线选座费全面“叫停”,国际航线选座费却照收不误,这又是为什么呢?
主攻航空法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副教授许凌洁认为,中联航被北京市发改委处罚,依据是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因为中联航每个经济舱座位都要旅客付费,意味着旅客支付了两个价格:一个是机票价格,一个是座位价格,这其实就是以“选座费”的名义变相增加了运输价格,属于违反了政府指导价的价格违法行为。
但对于国际航线上的付费选座,许凌洁认为,国际航线机票的运价机制和国内航线不同,国际航线机票价格不适用价格法,因此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线上收费选座主管部门不会说什么。据介绍,国际航线的票价自由度比较大,而且即使有基准票价,各航空公司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定价。此外,国际航线的燃油附加费调整也是更加自由。
选座费问题值得研究
一棍子“打死”国内航线选座费是对是错?有些旅客认为,选座费侵犯了旅客利益,应该全部取消。但也有旅客认为,付费选座之所以会出现,说明旅客有这方面的需求。网友“蓝花猫”说:“国内航线也有坐三四小时的,我愿意花几十元钱买一个腿能伸直的座位,但现在只能算准时间去抢,有时就是抢不到。”旅客刘佳则认为,“看演唱会,位置好坏也决定票价高低,花更多的钱买更好的位置,很正常。”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副教授许凌洁也认为,选座费要不要一棍子“打死”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和民航业内认真研究考虑,她倾向于“交给市场来决定”。因为原本旅客是不能选座的,现在有一部分座位允许旅客选择,其实是航空公司分配权利的一种让渡,是航空公司额外提供的附加于运输义务(安全运抵目的地)之上的附加服务,因此旅客需要为享受此优先权的购买服务而支付服务费,当然前提是特定区位的座位,而不是所有经济舱座位。 本报记者 金志刚
欢迎读者扫描右上角二维码下载新民邻声APP,进入话题板块对本文进行评论互动,部分优秀点评将刊登于明日本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