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全国400多万血液病患者等待骨髓配型~~~
全国400多万血液病患者等待骨髓配型~~~
全国400多万血液病患者等待骨髓配型~~~
全国400多万血液病患者等待骨髓配型~~~
全国400多万血液病患者等待骨髓配型~~~
全国400多万血液病患者等待骨髓配型~~~
     
2016年08月2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400多万血液病患者等待骨髓配型
华山医院又一医生献造血干细胞
施捷
  一如往常人头攒动却秩序井然的华山医院,今天因为医护人员的慷慨捐献而令人分外关注:多年前曾在国际航班上热情出手救治了一名昏迷孕妇的医院抗生素研究所陈轶坚医生,今天再次为爱捋袖举手——上午8点半,陈医生在自己工作的医院顺利接受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他是华山医院第5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所捐献的这些健康“种子”,将在与他有缘的血液病患儿的体内生根、发育,生长为健康的血细胞和免疫细胞,重建一个造血和免疫系统,给孩子一个阳光灿烂的未来。

  与此同时,这家已有379名医护人员自愿成为骨髓捐献志愿者的中国红十字会医院,今天又一次向全院发出了“以采集口腔黏膜形式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库的倡议”。报名者络绎不绝。

  陈医生是在去年11月收到中华骨髓库“低配”成功通知的。平时经常去血液科会诊病人的陈医生比较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怎么回事,他很快说服了为他担心的家人,毫不犹豫地按程序进行了高分辨配型。

  非常有缘,陈医生与那位小患者的骨髓高分辨配型全相合。今年6月份,陈轶坚在负责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本院血液科李佩副教授的安排下,进行了严格的体检。这名华山医院足球队队长的体检结果,自然是“全部合格”。

  8月25日是陈医生39周岁生日。也就是这一天,他为捐献做准备而住进了病房。4天后的今天,完成了注射药物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他,终于了却了自己10年前报名加入骨髓库时的美好心愿。

  时至今日,全国仍有400多万血液病患者焦急等待着骨髓配型的成功,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正值花季的少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骨髓捐献”,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缘分。

  我国首例非血缘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就是1996年8月在华山医院完成的,一名11岁的浙江重症白血病患儿成功获救。捐献者孙伟先生被誉为“中国大陆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

  以集体报名、留取血样的形式,华山医院于2006年8月17日有220人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之后,2010年9月25日75人、2012年5月7日55人、2014年5月5日29人的源源加入,让这支爱心队伍不断壮大。陈轶坚医生就是在2006年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

  华山医院首例医务人员造血干细胞捐献是2005年2月,当时年仅18岁的复旦医学院学生陈莉在华山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骨髓库建库以来最小的捐献者。现在陈莉已是华山超声医学科的医生。2008年3月,华山药剂科郭燕萍药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2011年12月,华山PET中心的黄喆慜医生成为华山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第3人。2015年3月,华山医院基地学员袁杰医生献出2袋造血干细胞,为一位河北白血病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她是华山医院第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上海市第327位。  首席记者 施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社会/新民环球
华山医院又一医生献造血干细胞
包书
当心假“新生群”精准欺诈
全国高校青年教师赛教学基本功
申城少儿住院互助基金将调整
中国福利彩票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9华山医院又一医生献造血干细胞 2016-08-29 2 2016年08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