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市区、乡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同步进行,逾千万选民将直接选举产生4249名新一届区人大代表和8210名乡镇人大代表。
选谁?这是个问题。
71岁的选民张德培一早从浦东赶来投票,候选人公示阶段,他已了解情况,心里有谱,麻利地写票、投票,他说,“要选,就选靠谱的,接地气、有底气!”这话靠谱。今天,除了已完成选举的静安区,全市各选区通过“三选二”或“四选三”差额选举,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人大代表的履职态度好不好、履职能力强不强,直接决定了选举效果。
在黄浦区153个选区中,逾45万选民将在476名正式代表候选人中选举产生323名新一届人大代表。黄浦区的选举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二元结构、人户分离,约1/3户籍人口处于“人户分离”状态,要确保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行使基本民主权利,原本组织严密的选举系统就不能不更加“针脚细密、严丝合缝”。
第45选区是混合选区,包括新天地居委、西成居委、建四居委、一大会址纪念馆、淮海街道机关等。因为旧区改造,不少选民住在外区,“在9月的选民登记阶段,一线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到居民区和社区单位发放选民登记通知书、《致选民的公开信》,即便人户分离也不落下一个。”西成居委会党总支书记王莉莉说。
在第45选区,四位正式候选人,三位女性,一位男性,女性候选人比例相当高,达到75%。几天前,在见面会上见过了候选人,选民何婉英心里也有了底,“四位候选人都不错,选代表还要考虑广泛性,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要有,不过,当选的肯定还是女代表多。”何婉英投了票,乐呵呵地“预测”选情。
的确,《选举法》强调了人大代表的广泛性、代表性和结构要求,全市新一届区、乡镇人大代表又将呈现怎样的结构特征?且听下回分解。
本报记者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