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新民教育/职教之源
     
本版列表新闻
~~~——黄炎培与中华职业学校九十八载春秋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尽源头清泉流 职教风华薪火传
——黄炎培与中华职业学校九十八载春秋
  1918年6月15日,我国近代第一所以“职业”冠名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举行奠基仪式,并于同年9月8日开学。中华职校虽历经沧桑,却始终坚持“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敬业乐群”、“双手万能,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等办学思想,成为我国近现代历史中可圈可点的职业教育样板。黄炎培作为这所学校的主要倡导者和创办人,始终对学校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如今的中华职校,传承了职业教育的血脉精髓,发展势头蒸蒸日上。黄炎培当年的梦想,正在当今中华职校人手中变成灿烂的现实。

  校长寄语

  2017年,将迎来中华职业教育社立社百年;2018年,又将迎来中华职业学校建校百年。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等先贤于1918年创办的我国首家以“职业”冠名的多科性职业学校。它“破千年封建陋习,开一代教育新风”,成为中华职教民族品牌的源头。

  黄炎培职教思想博大精深,为中华职校的办学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理论源泉和精神财富。传承、创新与发展黄炎培职教思想是中华职校的文化之魂、立校之本,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一代又一代中华人深挖底蕴,在传承中创新发展,赋予新的内涵,提出并践行“强技能,为立足社会之准备;学做人,为服务社会之准备;追梦想,为中华复兴之准备”、“做最好的自己”、“使乐业者兴业、使兴业者创业”,塑造学生“金的人格”、“铁的纪律”、“强的技能”和“美的形象”,打造“敬业乐群”、德技双馨的职业人,走出了一条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根的职校发展新路。跨入“十三五”,学校制定了新一轮发展规划,确立了“文化立校、管理治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策略。

  在职教发展遇盛世之际,我们以对黄炎培职教思想的坚守与践行,以对莘莘学子的厚爱与培育,向职教先贤表达崇高的敬意,向立社百年和建校百年献礼。

  黄玉璟

  追根溯源

  中华职业学校设立之旨趣(节录)

  同人鉴于我国今日教育之弊病在为学不足以致用,而学生之积习尤在鄙视劳动而不屑为,致学生毕业于学校而失业于社会者比比。根本解决,唯有提倡职业教育,以沟通教育与职业。虽然,空言寡效,欲举例以示人,不可无实施机关。特设此职业学校。

  中华职业教育社   一九一八年五月

  流金岁月

  筚路蓝缕谱写世纪华章

  启中华职教之源

  1917 年5月6日,黄炎培联络知名人士蔡元培、马相伯、张元济、严复、穆藕初等48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最早从事推广职业教育的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职教社成立不久,为实地实验职业教育理想,提议创设一所职业学校。经黄炎培、穆藕初等各处奔波、募集资金、看地选址,1918年6月15日,中华职业学校举行奠基仪式,同年9月8日开学。学校先后设立铁工、木工、珐琅、纽扣、文书、留法勤工俭学预备、机械、土木、商、会计、中等机械技术和石油机械等科(班),成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以“职业学校”命名的学历教育的职教“老字号”。

  开职教风气之先   

  黄炎培为中华职校拟定了校训“敬业乐群”。 “敬业”是指 “对所习之学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 “乐群”是指“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学校还提出了“金的人格,铁的纪律”、“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来教育学生。

  按照黄炎培 “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方针,中华职校非常注重实训、实习环节,开设了实习工场和模拟银行,实行半工半读、学生自治。学校还特别规定:学生修业期满仅发修业证书,必须在工作单位实习一年,由工作单位证明其能胜任工作后,再发毕业证书。

  颠沛办学  血脉延续

  中华职校开办后,为了筹得学校的常年经费,学校经济校董和上海绅商等界人士经常慷慨捐款,多方募集资金。

  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后,学校所在南市地区遭日军轰炸,校舍几乎全毁。学校一边借浦东同乡会大厦做校舍继续办学,一边到重庆开设中华职校渝校,在艰难中办学不辍。抗日战争胜利后沪渝两校浴火重生,迁并回原址。

  新中国建立后,中华职业学校于1953年改名为上海轻工业学校,后因院校调整并入他校。1986年,在海内外广大中华职校校友的呼吁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中华职校终于复校。

  复校以来,历经学校领导和师生的共同努力,黄炎培职教理念得到传承和弘扬,“敬业乐群”“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等办学思想在新一代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和发扬。一代又一代中华人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使百年老校青春焕发,日新月异。

  点滴璀璨汇成中华之歌

  爱国学运成传统

  1922年9月3日李大钊、沈雁冰等应邀来校做关于青年问题的演讲; 1923年学校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支部;1939年学校建立了中共党支部,被誉为南市区(今黄浦区)学生运动的 “民主堡垒”。 

  石油开采做先锋

  1951年起,受国家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委托,学校代办四届高级石油机械科,毕业生成为新中国石油系统的骨干。 

  中华才俊耀华夏

  历届师生业务扎实,技能熟练,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广受欢迎,被誉为“中华牌”。他们中有革命先烈黄仁、孙福元、邹韬奋、周宝训、江竹筠、彭立人,革命家张闻天,新文化出版家徐伯昕,广东省原省长朱森林,上海原常务副市长朱宗葆,中国原驻希腊大使祝幼琬,思想家、经济学家、会计学家顾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陈述, 著名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傅其芳,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王世绩,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矿业机械专家顾心怿,画家孔柏基等等。

  经典回放

  黄炎培职教思想选萃

  教育是传承的事业。中华职校出人才,更出办学经典。黄炎培等前辈的职教思想,具有历经检验的科学性、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已经深深融入中华职校的办学传统、学校文化。

  职业教育之宗旨在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黄炎培《职业教育》(1925年)

  职业教育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黄炎培《我之人生观与吾人从事职业教育之基本理论》(1938年)

  职业教育,将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事于社会生产事业,藉获适当之生活;同时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标,即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惟以之应用于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为其健全优良之分子也。

  ——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五年间之感想》(1922年)

  人生必须服务,求学非以自娱。无论受教育至若何高度总以其所学能应用社会、造福人群为贵。

  ——黄炎培《职业教育之礁》(1923年)

  要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两下并起家来。

  —— 黄炎培《职业教育该怎么办》(1933年)

  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职业教育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到此种境地,须手脑并用。

  ——黄炎培《河车记》(1936年)

  含英咀华

  实践中传承创新发展

  近年部分研究课题、获奖课题掠影

  《创新与发展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行动研究》  (校长黄玉璟领衔)

  《基于“工匠精神”育人理念的中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  (校长黄玉璟领衔)

  《中职通过课程培养学生职场基本能力的实践研究》  (研发部领衔)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工委课题成果奖: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研究》 

  (一等奖 徐影老师主持)

  《中华职业学校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模式研究》 

  (二等奖 陆惠莉老师主持)

  《以礼仪操训练培养中职生职业形象的实践研究》  

  (三等奖 姚惠红老师主持)

  ■上海学校德育“德尚”课题成果评选三等奖:

  《“微时代”对中职生学习和生活影响的研究》 (方斌老师主持)

  ■区第十一届教育科研成果奖:

  《加强中等职校烹饪专业美食创意教学的实践研究》

  (二等奖  陈蔚然老师主持)

  《中华职业学校旅游专业三种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二等奖  周立老师主持)

  《上海中心城区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以黄浦区为例》  (三等奖 李鹏老师主持)

  ■区青年教师课题成果评选三等奖:

  《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俞露老师主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公告
   第A10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2版:公告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大购网专版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阳光体育/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职教之源
   第B04版:专版
   第B05版:新民教育/健康E题
   第B06版:校园内外·广告/新民教育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不尽源头清泉流 职教风华薪火传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职教之源B03不尽源头清泉流 职教风华薪火传 2016-11-16 2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